荥经猕猴桃批量上市 订单旺带动农户增收
□ 转载自《雅安日报》李航 谭佳鑫 市融媒体中心 曹莉雪
近日,走进荥经县新添镇庙岗村,500多亩红心猕猴桃种植基地里,翠绿的藤蔓间缀满了果实。果农们穿梭其间,指尖轻摘便收获一筐甜蜜。
这里主打的“红阳”猕猴桃,橙红色果肉细腻如脂,一口咬下,清甜的汁水瞬间在舌尖爆开。
“今年果子长得特别好,亩产1000公斤左右,一公斤能卖到16元,算下来收成不错!”果农费成芬一边麻利地将猕猴桃装筐,一边笑得眉眼弯弯。
她种植了35亩红心猕猴桃,每到采摘季,园区每天能吸纳50多名村民务工,一天下来人均能挣200元。“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还能跟着学习种果技术,日子越过越有奔头!”务工村民的话里透露着幸福。
距离新添镇不远的青龙镇柏乡村,又是另一番丰收图景。依托千米海拔的独特地理优势,这里的250多亩绿心猕猴桃格外“争气”——“川蜜”“翠香”“徐香”等品种的猕猴桃挂满枝头,青绿色的果实像一颗颗圆润的“翡翠珠”。
“今年总产量能有10万公斤,一公斤卖到12元左右,还没摘完就被订走不少!”种植户王彬手里拿着刚摘下的“翠香”猕猴桃,语气里满是自豪。
他接到一笔1万公斤的省外大订单,“现在大家都在帮忙采摘、打包,很快就可以发货了,让外地朋友也尝尝咱们高山猕猴桃的好味道!”得益于果实品质优良、口感清爽酸甜,柏乡村的绿心猕猴桃常供不应求。
近年来,荥经县立足本地生态与地理优势,将猕猴桃产业作为特色富民产业重点培育,坚持“标准化种植、规模化发展、品牌化运营”的发展思路——从选育优质品种、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到打造统一品牌、拓宽销售渠道,让“小果子”真正长成“大产业”。 如今,猕猴桃产业不仅让种植户的腰包越来越鼓,更拓宽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