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记 (第二届熊猫电影周)
8月15日 晴
发现大熊猫之旅开始了,我很快跟志愿者们相熟,他们中有刑警、医生、企业家、大学生,从全国各地而来,都是为了大熊猫的保护。来自铜梁林业局的郭洪特地请了年假,这名有20年户外运动经验的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者是中国洞穴联盟的会员,他说,这将是人生中最有意义的经历之一。郭洪经常从事户外运动,见到自然被人为破坏很心痛。他认为此行能呼吁更多人爱护大熊猫,保护自然环境。
行走约15公里后,我的脚开始发酸,但志愿者都没有使用每天两次上车行驶1公里的机会。
8月16日 阵雨
今天是大熊猫发现之旅的第二天,天气恶劣,但阻挡不了驴友们的脚步。一路上,他们细心记录着沿途植物的生长状况,向沿途老乡询问大熊猫出没的时间,是否会对大熊猫进行保护等问题,并将食物包装袋等垃圾搜集起来打包放在背包里带走。越接近大熊猫发现地宝兴,我们似乎越来越与大熊猫接近,后天在大瓮岭期待能与大熊猫“偶遇”。
8月17日 阴
今天天气舒适,适合徒步。上午,在芦山大川镇逸夫小学,20名志愿者们将精心挑选的图书、笔记本、水彩笔送给了这里的孩子,建立起“大熊猫探路者班级图书室”。这所小学有300多个孩子,但以前的100多本课外书是10多年前的旧书,收到礼物后孩子们欣喜若狂。正在清华大学念MBA的志愿者肖莹说,保护大熊猫,是为了保护大熊猫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而要保护环境,并不是种几棵树,最重要的是靠教育。重庆驴友王燕是小学老师,她还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如何敬标准的队礼。
这座小学去年因地震受灾,目前孩子们仍在简易板房里上课,志愿者们留下的,不仅仅是崭新的书籍,还有对他们的鼓励和信心。
为明天艰苦的翻越保存体力,最后一段山路我选择了乘车。《重庆商报》记者 纪文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