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提升自救互救能力 第十五届“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启动仪式在名山区举行

来源:
2023-07-15 09:21
浏览:
收藏 打印

本报讯  7月13日,由中国气象局、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中国气象局宣传与科普中心(中国气象报社)、雅安市名山区人民政府承办,相关省区市气象局、气象学会、教育厅、团委、科协,以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20余所高校协办的第十五届“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启动仪式在我市名山区举行。

据了解,“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是气象、教育、科普、共青团事业交汇融合的载体,有着多重意义和多元作用。该活动作为全国知名的大型气象科普品牌活动,十余年来一直活跃在全国各地,每年夏天,在气象防灾减灾需求最紧迫的汛期,来自全国20余所高校的成千上万名大学生志愿者利用暑假,从一名气象科学教育的接受者化身为气象科普宣传的传播者,深入宣传气象灾害预警和防御知识,增强公众防灾减灾意识,提升群众自救互救能力,为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增强群众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提升防灾避灾、自救互救能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今年该活动围绕大兴调研的主题,将气象科普志愿活动与调查研究工作相结合,聚焦气象工作在基层的需求和问题,充分发挥大学生志愿者生力军作用,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扎实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和调研工作,在全社会凝聚起更加强大的气象防灾减灾合力,推动气象防灾减灾迈上新的台阶。

启动仪式上还宣读了第十四届“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志愿者中国行”活动表彰名单,与会领导向各省队代表授旗。

启动仪式后,与会领导嘉宾和大学生志愿者共同为当地群众现场进行了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并发放相关学习资料,四川省农业气象中心专家张玉芳和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专家黄藩在现场作了防灾减灾科普专题讲座。数百名大学生志愿者深入名山区部分社区、街道,发放宣传资料、科普防灾知识。

当天下午,名山区和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在蒙顶山茶史博物馆举行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学生实践基地签约揭牌仪式,并为实践基地揭牌。

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臧海佳,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牟锦毅,中国气象学会秘书处秘书长王金星,四川省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陆其峰,副市长于冀川等参加启动仪式。 

雅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胡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