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雅安,每一页翻动都是春天的声音 ——写在“4·23”世界读书日之际
市民享受阅读时光
□市融媒体中心 李祖珂
四月的雅安,满城绿意浸染着书香。今年4月23日,第30个世界读书日如约而至,雅安正以一场场别开生面的阅读活动为笔,勾勒出全民阅读的鲜活图景。
书香雅州:
阅读活动点亮世界读书日
世界读书日当天,雅安市图书馆成为知识的磁场。步入馆内,一楼的专题书展区映入眼帘,国图精选展览架上,文学、历史类经典著作有序排列,吸引不少读者驻足观看。二楼的连环画展区热闹非凡,《西游记》《封神榜》等经典连环画铺满展柜,读者在此追忆童年,孩子们则被色彩斑斓的画面吸引,不时发出惊喜的讨论声。
移步至三楼展厅内,正在进行古籍修复成果展。一本本泛黄的古籍静置于玻璃展柜中,破损的书页经过修复师的妙手重焕生机,裂痕处细密的补纸与原装裱浑然一体,褪色的字迹在修复工艺下重现清晰轮廓,让现场不少读者惊讶地发出感叹:“原来古籍修复可以做到如此精妙!”
据了解,市图书馆今年的“4·2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不仅限于馆内,还将融合文旅、研学等元素,到熊猫绿岛文旅特色消费街区、上里古镇、甘露坊、藏茶村等地,以各种形式推出11场线上线下活动,进行阅读推广的同时,激发市民的阅读兴趣和思想共鸣。
如果说“4·23”世界读书日的活动是全民阅读的集中展示,那么渗透在雅安人日常生活中的书香气息,则是更为动人的持久风景。
书海百态:
多元群体共绘阅读图景
在校园里,阅读早已融入学生的日常。“课间,阅读是很常见的事情,很多人会利用这个时间看看书。”小学四年级学生陈泽宇说,“班级里还有‘图书漂流角’,大家会在那里交换书籍、分享感悟。上周,我刚用《昆虫记》换到了一本冒险小说!”
走出校园,城市中的书店同样洋溢着阅读的热情。傍晚时分,雨城区新华文轩书城内灯火通明,不少学生来此挑选心仪的书籍,年幼一些的孩子则依偎在家长身旁,认真听着绘本里的趣味故事。“孩子现在读学前班,每天都盼着来这儿,这些书比动画片还有吸引力。”市民王赟笑着说道。
在书城的阅读区,大二学生陈瀚玉翻开夹满便签的《平凡的世界》,书页间新制的蔷薇花书签散发出淡淡清香。“第一次接触《平凡的世界》是通过电视剧,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她轻轻摩挲着书页,“直到翻开纸质书,才真正感受到文字的力量,那些关于苦难与坚韧的描写,只有逐字阅读才能体会到其中的震撼。”在她看来,专业课好比搭建的职业框架,而阅读则为心灵注入丰盈的底色,让思维在不同维度里自由生长。
同样,市图书馆休闲阅览区里,不少年轻人、上班族利用闲暇时间“充电”,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学习笔记;也有年长者戴着老花眼镜认真阅读图书。在角落的一张书桌前,家长周礼鹏与孩子并排而坐,一边辅导作业,一边抽空研读管理类书籍:“这里氛围比较好,孩子能专心学习,我也能提升专业能力,有时我们还会互相分享书里的有趣故事。这种学习型的陪伴让亲子时光更有意义。”
这些多样的阅读场景,共同推动着雅安书香文化的蓬勃生长。
数据显示,2024年,雅安市图书馆接待读者14万余人(次),外借图书22万余册。“书籍借阅量呈稳步增长的态势,大约每年递增12%。”市图书馆工作人员介绍,“今年以来,文学名著类书籍借阅量增长明显,如余华的《活着》、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猫腻的《庆余年》等图书借阅率非常高。”
从古籍修复的匠心守护,到专题书展的多元体验;从校园内外的琅琅书声,到图书馆里的专注身影,雅安正以独特的方式诠释全民阅读的内涵。无论是校园里学生们在“图书漂流角”交换书籍时的热切讨论,还是书店、图书馆里人们专心学习的模样,正是这些稀松平常的阅读瞬间,汇聚成推动全民阅读的力量,让书香浸润在雅安的每一处角落、每一个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