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懂 弄通 做实——“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持续纵深推进
7月13日,市水务局党委书记王岩飞走上了汉源县宜东镇天罡村“农民夜校”的讲台,宣讲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一个多月来,全市上下扎实开展省委全会精神的学习宣讲,而这样深入基层的宣讲更是犹如雨后春笋,在雅州大地上遍地开花。
这是我市深入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的一个片段。自全省“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开展以来,雅安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书记彭清华在全省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读书班上的讲话精神,立足实际,紧扣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雅安发展重要指示精神这一主题、主线,持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狠下功夫,推动“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向纵深开展。
学懂——
学深悟透,方能决胜千里
6月19日,芦山县思延镇的45名干部经历了一场特殊的“考试”。考试的内容涉及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市委四届三次全会、芦山县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及中央、省、市、县重大决策部署。
“这次测试是我们贯彻落实‘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的具体实践。”思延镇党委书记陈燕说,一直以来,该镇党委把思想政治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通过集中测试、动态抽问等灵活有效的方式,常态化抓实干部职工理论学习,营造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
为加强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今年芦山县制定了《芦山县2018年干部人才教育培训重点班次实施方案》,将科级领导干部政治素质建设作为任职“必修课”,覆盖了全县科级领导干部。
“集中学习需要及时消化吸收的内容多,谁也不愿课堂上走神、开小差,就怕错过了‘精华’。”芦山县一名参加科级干部轮训的学员表示,这样有针对的学习,有助于提升大家的综合素养,更好地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作用。
不仅是芦山,在“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中,我市各地各部门纷纷行动——
石棉县委组织部创新开展“周三读书会”,着力打造学习型机关,实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学用相长;市直机关工委为营造“大学习、爱学习、善学习”的氛围,在全市建立固定式学习阵地11处,流动式学习阵地28处,投放学习书目1万册……
“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启动以来,我市进一步明确学习主题,丰富学习内容,采取中心组学习会、“三会一课”、农民夜校、主题党日、辅导报告等方式,组织开展专题学习,不断提升学习针对性、实效性。
截至目前,市、县(区)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导干部读书班11期,1860人次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培训和研讨;党组织制定学习计划3900多个,党委(党组)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等开展中心组学习1200多场,基层党组织开展学习5300场次,参学党员12万余人次。
弄通——
凝聚共识,汇聚发展力量
“2018年,‘交通通达’行动要实施19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6亿元,我们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全市交通人艰苦奋战,夺取‘交通通达’行动的首战首胜。”“全域旅游发展必须构建全市‘一盘棋’的旅游发展格局。党员干部要推动市域规划统筹融合,统筹推动旅游规划与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交通规划以及康养、文化、体育、林业、农业、教育、工业等相关产业规划等多规融合,实现旅游产业全域统筹布局。”……4月27日,全市机关党组织2018年度第一期先锋论坛上,机关党员干部围绕“八大行动”争先锋主题积极发言。
为进一步深化“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我市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全市开展“敢作敢为敢担当、真抓真干真落实”大讨论。
其中,汉源县广泛开展以“五小五看”为切入的见人见事大讨论,即:小细节看意识、小建议看思路、小事例看作风、小实事看担当、小服务看效能,要求各级干部把自己摆进去深入讨论,举一反三思考“为什么”,进一步提高干部对县委发展思路的认识,警醒干部解决问题必须全面摸清实情,切实增强公仆意识,变要我做为我想干,不断提升服务效能。
亲历其中的汉源县富林镇滨湖社区党支部副书记罗家林深有感触地说:“作为社区党员,就要实实在在为社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多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才能不断提高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得到群众的认可。”
在这场全市性的大讨论中,先后有6万余人次参与其中,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作风、增添措施,牢固树立和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理清发展思路,提出针对性强、务实可行的对策措施。“大家在讨论活动中谈心得、谈体会、谈打算,积极性高、干劲足,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市直机关工委负责人说。
事实证明:通过大讨论,在全市上下凝聚起了聚力发展、勇于争先的强大正能量。
以深化改革为例,今年,我市率先在全省启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大力推进“全省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围绕构建“一次性”告知、“一站式”受理、“一体化”审批、“一条龙”服务等便捷高效审批服务新机制,梳理公开市本级第一批644条“最多跑一次”事项和300条“一小时办结”事项。截至7月初,我市市本级“最多跑一次”事项达到842项,县(区)“最多跑一次”事项平均在600项以上,总体实现率80%以上,群众满意率超过99%。
做实——
务实谋划,焕发生机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一中全会上强调,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雅州大地扎根结果,引领雅安加快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市,一场深度的大调研显得尤为重要。
今年以来,市委书记兰开驰多次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调研课题选题、明确调研工作要求,对标省委书记彭清华在全省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读书班上的讲话精神,亲自对全市19个调研课题选题进行重新调整,使调研课题与省委治蜀兴川战略、市委“1485”总体发展思路高度紧密贴合。
很快,针对雅安“经济体量小、发展速度慢”“主导产业弱、产业结构不优”等六大突出问题,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沉”到基层、“下”到一线,深入县(区)、乡(镇)、村组、企业车间开展调研,真正摸清吃透各方面情况。同时,注重借智借力,我市相关人员前往浙江、广西等实地考察学习先进经验做法,邀请相关领域专家作为调研顾问,结合雅安实际,提出针对性强、可操作的具体措施办法,不断从解决问题中推动工作开展,进一步坚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发展认识,明确了“立足雅安生态优势,从绿色发展破题”的发展战略,找准了新时代推进雅安绿色发展振兴的现实路径。
“这次活动成果丰硕、效果明显,达到了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明确方向、共谋良策的目的。”在8月21日召开的“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成果交流汇报会暨市委中心组学习会上,兰开驰肯定了27个重点课题调研成果。
另一方面,全市各级各部门也积极行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共确定课题630余个,并将由市委政研室、市直机关工委牵头组织开展县(区)、市级部门专家评比,择优汇编成册。
踏上新起点,迈步新征程。可以预见,这些调研成果必将成为雅安加快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市、推进绿色发展振兴的强大动力。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康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