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雅安解放

来源:
2009-07-20 10:03
浏览:
收藏 打印

  书信摘录

  这次我县委副书记梁启林同志在省党校学习,返县后谈起和琳同志一个班,我才知道,你们已调雅安地区工作了。自从南下到芦山我们相处数年,曾朝夕相处,无语不谈。但52年后,基本上各居一方,少通音信,虽然见过几面,但都由于时间短促,加之当时的历史环境,交谈不多……

  1983年1月12日在凉山州普格县工作的张自修给雅安南下老干部吉林的来信。两人在雅安解放时同车来到雅安,一同在芦山县工作,由此结下深厚友谊。

  年轻的吉林和张自修,站在一辆美国产的军用大卡车上,表情严肃。他们一车20余人穿着清一色的解放军军服,车辆是解放战争期间,从敌方手中缴获的战利品。

  虽然身着解放军军服,但吉林的身份已经是一名“南下干部”了。一个新的政权组织正等着吉林等人前去接手。等待他的职务将是雅安芦山第三区(百家店区)的区长;而张自修的职务是芦山县教育局局长。

  吉林的前后有四路纵队长长的队伍,队伍的最前端已经排到了一座铁索桥前。

  一群身着国民党军服的军人和身着长衫的民国政府工作人员迎上队伍最前列的一位大胡子解放军。他们握手、交谈,然后带领着长长的队伍通过铁索桥。

  握手间,一个旧政府和新政权的替更完成了。

  这一天,雅安解放。

  雅安历史由此在1950年2月1日翻开了新的一页。

  解放

  1950年2月1日,星期三,农历十二月十五日,老皇历上这样写着:宜出行、定盟……

  对解放军和雅安人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好日子。

  吉林是中国人民解放军62军185师555团的一员,555团是在1950年1月26日从广汉开拔而来的。

  而在稍早的1月15日,62军召开了一次军委扩大会议,一脸大胡子的军长刘忠传达了西南大军区首长的命令,“62军向西康省进军。”会上还宣布185师555团为“挺进西康先锋团”。

  川北区党委书记、行署主任兼川北军区政委胡耀邦也在会上作了讲话。他说,西康省有4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比整个日本国还大10万平方公里。西康省有350万人民,还呻吟在封建和奴隶制的统治下,过着非人的生活,迫切要求我们去解放他们。

  行军的道路是轻松的。555团政委吴林泉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初春,在川坝行军,是一种无比的享受。道路两旁,麦苗青青。碧波滚滚;油菜花金黄灿烂,一望无际,芳香阵阵,袭人欲醉……这天的70里行军,分外轻松愉快,不知不觉便到达了目的地。”

  2月1日的清晨,555团已经到达金鸡关。看到崖壁上刻着“西康省东界”,整个队伍欢腾起来。

  转过山脚,雅城在望。

  10时左右,队伍在姚桥停了下来,整队,由一路行军纵队,变成四路纵队,准备举行入城式。当时的雅安由起义的24军代理军长刘文瑄驻守。刘文瑄是原国民党陆军中将,民国24军代理军长。1949年12月,他在西康雅安通电拥护刘文辉等人的《起义通电》,随即指挥所部在成雅、乐西公路线上阻击蒋帮部队逃窜到西康、云南。

  62军的首长和许多领导干部,穿过队伍,走到前面。列队在河北桥头(文辉桥,现雅安大桥位置)的几百名中小学生和城市居民,手持五星红旗,敲锣打鼓拼命地欢呼、鼓掌、呼口号“欢迎人民解放军”“中国共产党万岁”“解放万岁”。

  11时左右,站在欢迎队伍前面的起义24军刘文瑄军长和旧西康省的军政首脑们,迎上前去,同刘忠、廖志高及前来接管的西康省人民政府的领导干部握手。

  天主教医院身着洁白工作服的医护人员和成千上万名群众,站在桥头南岸,手持彩旗,夹道欢迎。队伍通过铁索桥,沿着中大街,来到位于县前街的雅安中学操场。在道路的两旁,学生代表每隔一二十米,就给队伍中的一些战士戴上一朵花。不知是什么原因的偏爱,姑娘们那一天给扛旗帜的战士戴的花最多。

  在雅安中学的操场上,举行了欢迎大会。

  吴林泉记忆中的欢迎会开得很隆重。他代表部队讲话,向雅安人民和欢迎的父老兄弟姐妹们,深表谢意。对24军起义的壮举和坚守阵地英勇战斗的精神,致以崇高敬意和慰问。他也讲了解放西康的大好形势,更向雅安人民表示了部队解放西康和建设西康的决心和信心。

  人很多,掌声热烈。但人们还是因为雅安四周严重的敌情而忧心忡忡,显得有些紧张不安。国民党的胡宗南部队从三面逼近和遍地的土匪袭扰,让起义守军有些招架不住。坚决打击瓦解肃清匪特武装,是解放雅安开辟雅属地区的首要任务。

  由于处于队伍的后列,吉林和张自修没有参加欢迎大会。他俩在下午的时候,按指令到达了位于雅安某小学内的驻地。随后62军的部队断断续续地进城,持续了大概十天。

  没有任何庆祝,在如同平常的队伍休整中,他们渡过了在雅安的第一个夜晚。

  次日,雅安临时最高权力机关,中国人民解放军雅安军事管制委员会宣告成立,廖志高任军管会主任,刘忠任副主任。而555团宣传队则在雅安女子中学(现雅一中)校园内举行了解放后的第一台演出。戏演完后,观众意犹未尽,不少人在后台围观,似乎对演员卸妆、收拾道具也很感兴趣,直到宣传队回营,仍有很多人尾随前往。

  在对民众的安抚和权力机关的建立中,雅安历史开始走向新的篇章。

  肃匪

  在很多人的回忆中,1950年2月1日是一个春光明媚的晴朗天气。解放的喜悦让他们忘记了,其实那一天下了零星小雨。

  那一天晚上,吉林和张自修从领导对雅安情况的介绍中,知道了周公山。

  而此时的周公山上,一场妄图颠覆新生红色政权的暴乱正在密谋之中。

  在周公山顶稠密树林的一座古庙内,原青年党西康省委宣传处副处长李楚湘(化名李麟),纠集一伙匪徒,秘密策划,妄图颠覆新生的红色政权。李麟网罗了500余人,自封“总司令”,宣布了一系列的联络信号和军事计划,妄图“趁解放军立脚未稳,一举攻下雅安”。

  当时的雅安,说土匪多如牛毛,是不能算作夸张的。几乎乡乡村村都有,由过去的军阀政客插手组织或控制的袍哥码头,遍布各城乡,人数众多。在吉林和张自修将要前去的芦山县,据说全县4万多人口中,就有1万多人参加了袍哥。

  而就在解放日的前两天,555团一个营的先头部队和24军的飞仙关守军相互配合,进行了“飞仙关大战”。在双方的配合下,部队抢夺青衣江铁索桥成功,芦山匪首程志武溃退到天全始阳方向。

  2月18日,雅安解放后的第一个春节。李麟和串通一气的旧政府雅安民众自卫总队副总队长罗良君在这一天分别从雅安的东郊和西郊围攻雅安县城。

  一时间,枪声大作,子弹横飞,雅安县城笼罩在一片战火中。雅安城在解放军的护卫下,土匪并不能攻进来。但解放后的第一个春节,就这样在军队和群众的锣鼓声、革命歌曲声中,伴随着极不协调的枪声中度过了。

  此时的吉林和张自修已经开拔到芦山飞仙关。在雅安休整4天后,吉林和队伍一起向芦山出发。道路上,有土匪向队伍打枪,但很快被队伍的迫击炮打得没了踪影。在飞仙关,队伍就不能前进了——解放军和土匪争夺芦山和天全县城的战斗还在拉锯之中。于是,吉林成了飞仙关区的区长,在此开展工作。

  土匪对雅安县城的攻击,一直持续到3月中旬。期间,解放军派出精锐部队,从周公河两岸出击,攻占了周公山,捣毁了李麟的老窝。随后,李麟等匪首相继被俘被处决。

  吉林所在的芦山,对程志武等土匪的战斗则还在继续。

  3月18日,555团利用夜间奔袭,兵分两路,强袭芦山。一支部队向芦山县城进攻,另一支则直扑程志武的老窝,位于芦山城外7公里的程家坝。这次战斗,共毙伤土匪31人、俘虏56人,缴获枪支40余支。程志武开始在深山老林岩洞中逃亡,再也无法重整旗鼓,一次在下山寻食中,被当地自卫队捕捉并处决。

  人民解放军在1950年2月、3月两个月时间内基本平息了雅安城郊小股匪乱;而人民武装自卫队从1950年4月至1951年3月基本完成了雅安境内肃清散匪,捕捉匪首的任务。

  吉林在飞仙关区的工作顺利开展了,飞仙关区开始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进行土地改革,修筑被炸毁的飞仙关铁索桥;而张自修到了芦山县城,就任教育局长,大力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1952年,张自修调到凉山州普格县工作。由于地域原因和历史原因,两人交往渐少。1983年,张自修听闻吉林消息后的来信,续起两人的友谊。至今,读起这封来信,吉林总觉感动,总会回忆起雅安解放的那一段日子。

  记者舒玮高晓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