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中心城区共建公租房4852套 上半年已分配874套

来源:
2016-07-05 10:05
浏览:
收藏 打印

公租房实现了部分住房困难群众的安居梦,图为即将进行分配的沙湾A区公租房。

 

  今年初,《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继续实施百万安居工程,缓解城乡居民住房困难。其中明确,要为符合规定的城镇低收入和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和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公租房源1000套以上(仅指中心城区)。

  半年来,中心城区公租房进展如何?是否有效缓解了居民住房困难?当前,中心城区共有多少公租房源?有多少公租房已经分配给住房困难群体?已入住公租房的群众反响如何?

  据记者近日获得的相关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心城区共建设公租房(廉租房)4852套,其中,已入住1850套,竣工待分配1340套,在建1662套。上半年,中心城区已分配公租房874套,完成年考任务的87%。

  安居工程得民心

  宅者人之本。一直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乡居民住房难题,将公租房作为百姓安居工程的重要任务之一,以10项民生工程和20件民生实事为抓手,采取单独建设公租房和在安置房建设中配套建设等方式,力争为居民提供更多的房源,有效解决了城乡居民住房难题。

  “做梦都没有想到,能住进这样的房子。”今年2月初,作为我市首批享受到公租房政策的市民,朱晓敏一家申请到了位于市区雅州大道旁的金凤小区公租房。新家里,客厅、厨房、阳台布局合理。“以前,每年仅房租就要开支7000元,住进了公租房,房租支出少了,居住质量提高了。”告别了租住多年的陈旧老小区,朱晓敏对现在的居住环境十分满意。

  “一室一厅50平方米的公租房,每月租金只要300多元,房租减少了,经济负担也相应减少了。”近日,市区某单位新进职工谭雪和同事一起搬进了市区富邦名城的公租房。自4月22日,谭雪参加雨城区第二批次公租房(新就业无房职工)抽签之后,她终于等到了新房的钥匙,搬进了新居。“租金比市面上便宜多了,环境、配套设施也比较完善,让我们度过刚就业的经济困难期。” 谭雪说。

  “雨城区的公租房在市中区,地理位置好、配套完善,租金也采取差异化方式定价,深受大家喜爱。”市房管局一名工作人员介绍,自今年2月,完成了第一批次低保、低收入家庭和外来务工人员共计527套房屋的分配工作后,4月22日,第二批次新就业无房职工的分房任务也已经完成。“我们提供了470套房源,有466人参与抽签。”回忆新就业无房职工分房的场景,该工作人员说,为了有效缓解住房难题,相关部门做足了准备工作,确保房源充足,让大家有房可租、有房可住。

  市房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心城区已分配公租房874套,主要集中在市区金凤小区、迎新小区和富邦名城小区等,预计下半年还将有654套公租房分发给中等偏下收入人群,房屋主要集中在市区沙湾路和先锋路等区域,确保交上一份合格的民生答卷。

  入住群众很满意

  “公租房的建设和顺利分配,既是政策保障民生的体现,也与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密不可分。”市房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于今年的公租房分配,有三大亮点不容忽视:公租房降低了准入门槛,首次将中等偏下收入家庭、新就业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纳入申报范围;实行标准化建设和差别化租金;具体分房工作中,也坚持做到“三审三公示”,确保公租房分配公开、公平、公正。

  “小区道路宽敞、车位规划合理、绿化完善,物业、门卫和休闲配套也不错。”市区迎新公租房小区居民觉得,现在的居住环境很巴适。在这个小区里,居住着数百户低收入人群和外来务工人员,整个小区的人居环境和其他小区比起并无二致,干净整洁、环境舒适。

  “现在的新家有保安,四周公路环绕,周围还有超市和小卖部。”提起现在的生活,今年刚搬进公租房的六旬老人吕智君直叫好。吕智君说,住上了新家,空余时间不少居民都喜欢在小区内休闲、漫步,孤寡老人也有了聊天的朋友,有了邻里之间的关怀和温暖。

  “公租房不但要建好分好,更要管好用好。”市房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公租房是解决城镇低收入、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新就业无房职工,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住房问题的重要民生工程,建设的初衷就是要让老百姓有房子住、住上好房子,所以公租房的配套完善,达到了现代小区的标准,后期管理上也配置了专业的物业管理。

  除了已分配房屋、完工待分配的项目,中心城区还有大兴公租房在建项目1662套。截至目前,大兴公租房主体已经全面完工,正在进行管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该负责人表示,将继续高效有序推进2016年公租房建设,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同步启动分配程序,确保建设周期内竣工分配,让民生工程真正惠民生、得民心。

  记者手记

  年中考,考的是“勤”字当头的民生情怀

  刚踏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如果要租房,经济压力会成为第一道坎;背井离乡在外打拼的打工者,如果要买房,只怕花掉全部积蓄,还要节衣缩食应对沉重的按揭贷款;低保困难家庭,如果仅靠自己的力量想要改善居住环境,其道路会是何等艰难……这些生活中常见的住房难题,也是关系民生保障、民生幸福的大问题。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城乡群众住房难题,连续多年将百姓安居工程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将公租房建设作为10项民生工程和20件民生实事的重中之重来安排部署和高效推进,有效缓解了城乡居民住房难题。

  在金凤小区,天南地北的外来务工人员在此安家落户;在富邦名城,466套公租房已经成为市区两级新就业无房职工的新家,成为职场新人遮风挡雨的港湾;在锦绣华庭小区,654套公租房也将在不久的将来,迎来自己的主人……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很庆幸,入住公租房的居民靠着自己的勤劳,在新家中开启更好的生活,憧憬更美的梦想;很感动,市委、市政府在“勤”字上下功夫,建房的时候达到现代小区的标准,分房的时候公平、公正、公开,入住之后又建立健康完善的小区管理机制,让更多的群众衣食足、居所安。

  回首过去,是为了更好地迎接未来。当前,在建的1662套公租房主体已全面完工。有理由相信,未来还有更多群众将在百万安居工程政策下,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唐小未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