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人温暖一座城——记我市部分身边好人

来源:
2023-05-23 09:38
浏览:
收藏 打印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是天生的英雄,只是挺身而出的凡人。他们用自己的故事以点带面,为社会传递着温暖。

这些身边好人已成为我市一道美丽的风景线,闪耀在群众身边。

好人好报、德者有得,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故事。

照顾瘫痪哥哥 演绎人间大爱

人物名片:张洪贞,女,汉族,汉源县九襄镇红光村11组村民,出生于1971年2月。

照顾一名瘫痪病人,几天、几个月或许人人能做到,两年、三年也有人能做到,但是30年呢?张洪贞做到了。她只是一名普通的农家妇女,家住汉源县九襄镇红光村。在一万多个日日夜夜里,她照顾瘫痪在床的哥哥,没有一点怨言。她的故事在当地广为传颂。

生活中的张洪贞

数十年如一日

“哥,我来帮你穿衣服,早饭已经做好了,给你洗了脸后就端过来……”每天早晨,张洪贞都这样和哥哥张永康交流。虽然腿和手不能动,但张永康的面色红润,说话、思维与常人无异,枕头边还放着不少书。就是在这样不知不觉中,张洪贞已照顾瘫痪在床的哥哥三十余年。 

说来容易,坚持难。在接受记者采访的一个小时里,张洪贞数次起身,一直关注着大哥的一举一动。看见大哥在床上挪动,张洪贞赶忙上前,一手扶住大哥,一手整理铺盖,给他调整好舒服的姿势;看见大哥嘴巴动了动,张洪贞立马倒上一杯温热的蜂蜜水给大哥喝。

原本,张洪贞有一个幸福的小家庭,夫妻恩爱,孩子懂事,家庭和睦。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张永康因为一场意外造成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张洪贞的家庭也因为这场变故陷入了困境。 

“当时我的孩子才1岁,父母也不在了,照顾哥哥的重任就落到了我的肩上。”张洪贞说,她深知这个家离不开她,哥哥更需要她,自己必须振作精神。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张洪贞甘当哥哥的“保姆”和“双腿”,带着她积攒下来的钱一次次地外出求医,直到哥哥的病情有所好转。

撑起一片天

每天早晨6时,张洪贞便起床料理家务,帮哥哥换掉脏床单,并帮他擦身、穿衣、洗漱、喂饭。从外面干活儿回来,她还经常给哥哥的房间做好熏蒸、消毒。在她的悉心照料下,哥哥的身上一直很干净,精神状态也很好。“瘫痪这么多年了,我都没生过褥疮。”张永康表示,这都是张洪贞悉心照顾的结果。

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张洪贞丈夫的“鼎力相助”。在哥哥住院期间,张洪贞的丈夫尽职尽责,每天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强打精神照顾哥哥,为哥哥端水送药。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有福就能同享,有难必然同当。”张洪贞的丈夫几十年来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作担当,用瘦弱的身躯支撑着他的家庭。在他工作和生活的地方,他的事迹被传为佳话,成为人们争相效仿的典范。“照顾他(哥哥)到临终,只要我们在一天,他会好一天。”这是张洪贞与丈夫共同的约定。

好人寄语:一个好人能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别人。 

道德点评:良心是灵魂之声,而情愫是肉体之声。

把责任扛在肩 牢记为民使命

人物名片:杨程智,男,汉族,1991年11月出生,2010年入伍参加工作,201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本科学历。

2013年1月,杨程智就职于荥经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辅警),担任辅警长一职,2016年7月至今担任严道街道南罗坝村综合专干。他勇于和“死神”博弈,不顾个人安危,自觉投入到抢救生命的战斗中;敢于冲在阻击疫情最前线,舍小家为大家,不忘初心。

杨程智(右一)帮助群众找到遗失物品

奉献在一线

2020年12月15日上午,天气骤冷,杨程智在日常巡查时突然接到群众的求救电话,称在南罗坝村3组的经河旁,一名老人跳河轻生。杨程智当即带领村民小组长阙守勇火速赶往现场。到达时,他看见老人浮在水面上并有下沉的趋势。杨程智来不及脱掉外套,奋不顾身跳入冰冷刺骨的河水中。到达老人身边时,杨程智的腿已经麻木没有感觉,他咬着牙抱着老人往岸边走,河底的淤泥是不小的阻碍。

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后,杨程智终于将老人拖至安全区域。在阙守勇和附近村民的合力帮助下,他们将老人拉上岸,随即送往医院,经过一番救治,老人身体并无大碍。

为何想不开要去跳河?经过劝解,老人终于打开心结说出了心事。原来,老人因家庭矛盾,情绪失控,才产生轻生的念头。杨程智联系了老人家属,不顾湿透了的衣衫,坚守到家属赶来。当别人问及当时情况时,杨程智笑了笑说:“当时的情况特别紧急,生命经不起等待,我想的就是先把人救起来,然后我就跳下去了。”

冲锋在一线

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共产党员,杨程智长期以来坚守岗位,在关键时刻,总能冲在第一线。

2012年12月,杨程智从部队退伍,2013年1月到荥经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当了一名辅警员,被分派到新添派出所(交警中队)。

“4·20”芦山强烈地震来袭后,国道318线芦山飞仙关塌方导致交通堵塞,救援车辆只能通过荥经,由荥天路通往受灾地区。灾情就是命令,按照安排,杨程智和另一名辅警员到路口执勤,保障各个路口畅通无阻。中午时分,正是救援车辆通过的高峰期,杨程智和其他民警、辅警一道忙碌地指挥车辆有序通行。当天下午1时许,在惊闻一辆抢险车辆不幸翻到河中的消息后,杨程智立即跑步赶往1公里外的事发地,投入到一场生死大营救中。    

杨程智到达现场后,直接滑下陡坡,冲进湍急的河水中,游向遇险车辆。为了赢得时间,他来不及脱掉身上的衣服,顾不上遇险车辆周边水域情况及水面上的油污,先后12次潜入水中搜救,救起3名遇险人员。

杨程智一直在水中坚持到搜救工作结束后,才穿着全身湿透的警服继续投入到交通保畅的工作中。

杨程智用行动告诉大家,危难之时,总有一种出手,传递爱与温暖,让我们看见世间的春暖花开;总有一种善良,筑起有力的屏障,让我们看见人间自有真情在。

好人寄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道德点评:杨程智作为中共党员,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在危难时刻,没有丝毫犹豫,奋不顾身、舍己救人,彰显了党员的政治本色和先进性,践行了“两学一做”,是党员和群众学习的楷模。

精益求精提高工作实效  用爱和责任为生命护航

人物名片:郭成勇,男,汉族,中共党员,1977年11月25日出生于四川省邛崃市,成都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历,现任宝兴县穆坪镇卫生院院长。

从毕业从医的壮志满怀,到手术台前的争分夺秒;从与“死神”争夺生命,到义无反顾地奋战在一线;从以精湛医术为生命搭建希望之桥,到精益求精锐意创新,培养医疗人才……郭成勇始终把病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将救死扶伤视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

郭成勇为群众诊疗

爱岗敬业勤奋好学

郭成勇在中专毕业后继续教育读了专科、本科,2003年在雅安市第二人民医院进修学习,2011年全科医师培训合格。2010年10月任五龙乡卫生院院长后,郭成勇以团队服务模式,开展各项活动为百姓服务,搭配临床医生、护理人员及公卫工作人员切实开展工作,提供为残疾人、老年人优先就诊的条件。2018年,郭成勇到宝兴县穆坪镇卫生院工作,经过两年的努力,医院门诊量显著增加了,规章制度规范了,科室建立健全了,医院面貌焕然一新,在2018年、2019年、2021年宝兴县乡镇卫生院综合考核中名列第二,2020年、2022年综合考核名列第一。此外,还成功创建规范化预防接种AAA级门诊、数字化门诊、老年人友善医院等。同时,郭成勇主导开展“零距离沟通”、“亲情化服务”的人性化服务,扎实有效地开展各项扶贫工作,着力提高医疗扶贫工作实效。

为了迅速摸清掌握情况,他多次奔赴脱贫户家,实地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制定医生医疗扶贫计划提供了决策依据。为确保医疗扶贫工作落到实处,他把每月巡回医疗工作特别是对脱贫户的入户医疗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每一户都亲自去。同时,召开医院医疗扶贫工作会,安排部署相关扶贫工作。他及时掌握相关扶贫政策,加大扶贫宣传力度,让广大医护人员都来关心、支持和参与扶贫工作,形成扶贫帮困的良好氛围。

疫情防控刻不容缓

在疫情防控开始后,郭成勇带领职工坚守岗位,在点位上指导体温测量,指导村组干部进行人员信息登记,并发放宣传册。

白天,他入户随访居家隔离人员,测体温、询问症状、核酸采样,讲解防控知识和居家隔离注意事项,并做好心理疏导;晚上,他整理统计村级摸排返乡人员情况。

他带领职工巡诊、随访上万次,药品发放上千盒,中医药预防汤剂服务1万余人次,发放宣传手册3万余份,张贴灾后防疫健康宣传横幅100余条。核酸采样任务重,他勇挑重担,扮演着领导者和执行者的“双重角色”。

多年来,他始终把救死扶伤作为自己的追求,将自己的全部奉献给了医院和患者。他每天工作时间少则七八个小时,多则十几个小时,几乎全天都在和医院、病人打交道。不管是下夜班还是公休日,一旦医院有紧急事情,一旦有病人出现危急情况,郭成勇总是以最快的时间赶到现场组织开展工作。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诠释了什么是“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他充分彰显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

好人寄语:懂得感恩的人才是最美丽的人,懂得付出的人才是最慷慨的人,懂得关怀的人才是最值得尊敬的人。

道德点评:郭成勇勤恳务实,善于领悟,工作态度端正,业绩比较突出,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兢兢业业工作  快快乐乐助人

人物名片:朱辉,男,汉族,共青团员,1997年7月出生,现就职于雅安市名山区财政局。

他,虽身材瘦弱,却是个有着“能量小宇宙”的人。

弹指一挥间,朱辉已经在财政系统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了3个春秋,而他也成长为一名技术全面、业务过硬、理论扎实的优秀财政系统干部。不仅如此,他还多次参与无偿献血,并影响带动身边更多人一起参与其中。

工作中的朱辉

财政系统的实干者

在工作中,朱辉是一名任劳任怨的实干者,认真工作的态度让每个认识他的同事都为之深深折服。

只要有他在,再忙乱棘手的工作交给他都可以放心,他就是那个你永远都可以相信的存在。”这是领导和同事们对朱辉的评价。

朱辉负责的是名山区财政局信息中心的管理工作,他总是立足本职,辛勤工作,甘于奉献,一心一意做好数据填写、核实、上报等工作。

在每个季度的政务考核中,他的各项考核均名列前茅,是当之无愧的优秀服务先锋和学习榜样。在工作中,他能严格按照管理规定,认真落实各项管理措施,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敏感性,高效细致地完成工作。

为了给来办事的群众营造更满意的政务环境,他带头守制度、转作风、树形象,受到了办事群众的广泛好评。

工作3年来,他克己奉公,廉洁自律,请客送礼的人到他那儿都吃了“闭门羹”。他常说,我的权力是国家给我的,是要为人民服务的,为人民服务不收“小费”。

捐髓救人的勇敢者

穿上制服,朱辉是一名兢兢业业的人民公仆;走进献血车,他是一名献血英雄。

高考后的第一天,为了圆十八年来的一个梦,朱辉走上了雨城区步行街的献血车。之后,他陆陆续续献了几次血;后来,他开始宣传无偿献血知识。

2021年,名山区财政局组织党员干部无偿献血,得知消息后,朱辉第一个找到领导报名参加,正是这次献血活动,让朱辉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同年4月,他报名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去年3月,朱辉接到了初步配型成功的通知。对方是一名不满一周岁的婴儿,被检查出患有白血病。孩子的父母几近绝望,抱着最后的希望求助四川省红十字会,没想到朱辉与其完全匹配成功,给这个绝望的家庭带来了一线生机。经过和患儿家人的沟通,朱辉于3月末配合四川省红十字会完成血样复核、捐献查体、核酸检测等前期工作,4月15日完成了整个捐赠过程。

几年时间内,朱辉义务宣传献血知识200余次,带动和宣传影响参与献血40多人次,累计捐献全血2300余毫升。他用无私博爱谱写了感人至深的生命赞歌,受到广泛赞誉。 

好人寄语:希望人人都能加入到无偿献血的行列中来,为他人着想,捐献一份热血。

道德点评:朱辉以历练成钢的勇气成为使命担当的主力军,在奋斗中擦亮青春最亮丽的底色,以“有我”担当追求“无我”境界,再接再厉、接续奋斗,以实际行动诠释“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共产主义崇高情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