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多管齐下 筑牢货币安全“防护堤”
□转载至《雅安日报》记者 蒋阳阳
反假币知识宣传现场
在经济浪潮奔涌向前的时代,货币作为经济活动的“血液”,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群众的幸福。在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五届七次全会精神之际,雅安将“普及反假货币知识 强化公众反假货币意识”作为重要使命,凝聚全市银行机构、机关单位、社会团体、新闻媒体等各方力量,共同奏响反假货币知识普及的激昂乐章,全力健全反假货币宣传长效机制,提升银行机构和社会经营主体假币堵截能力,为群众的钱袋子护航。
政府引领 多方联动聚合力
近年来,雅安市反假货币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支持指导全市反假货币知识普及工作。
雅安金融教育示范基地联合雅安12 家金融机构,紧紧围绕“筑牢货币安全网 守好群众钱袋子”这一核心主题,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线上+线下”教育宣传活动,让反假货币知识深入人心。
雅安市反假货币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依托网格化管理机制,在网点、街道、学校、乡镇、市场等开展形式多样的反假货币宣传,确保宣传活动取得实效。
一方面,充分利用科技手段与网点优势扩大宣传覆盖面。在电子显示屏上,循环滚动播放反假货币宣传标语与视频,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吸引过往群众的注意力,让反假货币知识在不经意间深入人心。同时,在网点醒目位置精心摆放反假货币宣传折页及相关资料,方便到店客户随时取阅,为他们自主学习提供便利。
另一方面,强化内部培训与外部宣传有机结合。网点借助晨夕会,及时传达反假货币宣传内容,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学习,加深对反假货币工作的认识和理解,确保每一位员工都能成为反假货币知识的“传播者”。在此基础上,工作人员积极向到店客户开展宣传,将反假货币知识送到群众身边。
同时,在人民银行雅安市分行指导下,全市银行机构立足“为民办实事”,创新“档案+反假”特色宣传模式,以档案为媒,用知识为介,紧扣青年群体对于反假货币政策及知识普及需求,依托邮政EMS档案寄递渠道,以图文形式将人民币防伪特征随档案精准投递到2025年高考学子手中,累计为雅安及周边地区4200余名高校毕业生送上“金融安全反假货币大礼包”,提醒广大学子在人生的新航程上擦亮双眼、稳健前行。
精准滴灌 开展阵地宣传
雅安各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创新,通过开展微课堂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为反假货币宣传注入新的活力。在雅安市数字化金融服务中心(金融教育示范基地)举办的“同上一堂课”之反假货币与数字人民币宣传讲座,成为该宣传活动的亮点之一。讲座在雅安市金融教育示范基地设立主会场,同时在6县2区、8个农村综合服务站点设置分会场,借助金融教育示范基地雅州金融公益大讲堂现代化智能多媒体会议系统,通过视频连接实现远程互动,打破了地域限制,让金融知识的传播跨越了空间障碍。无论是身处繁华市区,还是偏远乡村,都能同步参与这场金融知识盛宴,切实打通金融知识普及“最后一公里”。
讲座现场,雅安农村商业银行金融讲师化身“反假卫士”,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知识,将反假货币的关键要点和实用技巧娓娓道来。线上线下的听众认真聆听,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和困惑,讲师一一耐心解答,进一步提升了大家对假币的识别和防范。
邮储银行雅安市分行金融讲师则聚焦当下热门的数字人民币,围绕数字人民币的特点、应用场景以及与假币防范的关联进行全面而细致的介绍,让大家对数字人民币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拓宽了金融视野,感受到了金融科技带来的巨大变革。
这场讲座不仅仅是一次知识的传授,更是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线上线下的群众积极参与互动,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进一步加深了对反假货币知识和数字金融理念的理解,有效促进了反假货币知识与数字金融理念的深度融合,让广大群众在提升反假货币能力的同时,也能更好地适应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
线下深耕 精准宣传入人心
在雅安反假货币知识普及行动中,四川银行汉源支行与雅安农商银行石棉支行深入少数民族聚居地,化身金融“守护者”,奏响民族团结与金融安全协奏曲。
四川银行汉源支行在宜东镇飞跃广场开展的反假货币宣传活动,成为了乡镇宣传反假货币知识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这里彝族、藏族等少数民族同胞众多,为了打破语言和习俗的障碍,工作人员精心准备,结合当地群众语言和习俗特点,与少数民族同胞进行亲切交流,耐心讲解人民币防伪特征、假币识别技巧等知识,进一步提升了少数民族群众的识假防诈能力。
雅安农商银行石棉支行把宣传阵地拓展至栗子坪彝族乡。考虑到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的语言习惯,工作人员特意用彝语向过往少数民族同胞详细讲解反假币、非法集资等金融知识,并与大家亲密互动,手把手教他们如何识别假币、怎样防范非法集资。
一位彝族同胞激动不已,感慨道:“你们用我们的语言讲,就像家人一样亲切。我们一定会记住这些知识,保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此外,雅安农商银行还充分利用线上渠道,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手机银行等平台,将反假货币知识送到群众的指尖。活动期间,参与活动的网点数达到112 个,开展线下宣传活动45 次,受众面约 2.76 万人次。
数据显示,今年反假货币宣传月期间,雅安通过线上线下联动,一共开展197场宣传活动,累计发放宣传资料6万余份,惠及群众7万余人次,有效扩大了货币安全知识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深化反假货币知识普及工作,不断创新宣传方式和手段,为构建安全、稳定的金融环境贡献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