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热议做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大文章生态文明 雅安要先行
代表们讨论分析文件 记者 韩毅 摄
两会声音
赵武琳代表:在提升老百姓生态保护意识的同时,政府应将生态环境的建设纳入议事日程并加以量化。目前,各项建设项目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应该考虑把生态环境建设纳入准许建设审定考核体系,建立行之有效的准入制度。
姜亚齐代表:汉源湖拥有丰富鱼类资源,吸引了许多非法捕捞者前来牟利。目前,水务部门管理力量薄弱,管理难度较大。法律法规对非法捕捞人员的约束也相对较轻。建议政府加大管理力度,出台相关的法规制度,并形成长效机制,倡导文明垂钓。
李诚代表:生态是雅安的独特优势,发展农业就要利用好这一优势。
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许多法律法规,对合格、绿色、有机等农产品、食品生产、加工、制造等进行严格规范。要做好绿色有机农业,从农产品生产基地到加工厂房等都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相关从业人员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严把质量关,为发展绿色有机循环经济打好基础。
杨长云代表:市政府要围绕生态示范大文章科学招商、选商,对全市各区县的招商引资政策、招商引资成效进行清理和研究,规范招商工作、提高招商质量,促进后发追赶。
袁呈军代表:如今,针对蒙顶山景区打造的二期开发工程正在做规划。规划要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具有超前水准,充分利用蒙顶山悠久的茶文化历史底蕴和茶叶资源优势,高规格打造蒙顶山的生态旅游名片。既要让蒙顶山原有的生态环境得到有力保护,又要推动景区上档升级,以生态旅游发展为支撑,做好“生态文明示范先行”这篇大文章。
将九龙水库库区划定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近年来,雅安城区的生活用水一直取用青衣江水作为饮用水源,为防患于未然,放眼将来,寻找安全饮用水水源地已经成为了雅安市目前的重点。
“4·20”芦山强烈地震后,雅安市将九龙水库作为南郊水厂饮用水后备水源,现南郊水厂后备水源输水管网勘测设计前期工作正抓紧进行。九龙水库今后将作为雅安市城区重要的饮用水源地。
陈杰代表建议,雅安要以保护水源安全为重点,加大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对九龙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建设项目进行清理,禁止在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任何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开展水源安全防护、生态修复和水源涵养工程建设,禁止破坏涵养林和水资源保护设施的行为;完善水源保护区管理体制,启动岸堤水库管护机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实施岸堤水库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规划,建立库区群众生产发展和生活保障机制,并加大市、区两级资金配套工作,确保九龙水库主题工程顺利进行。
凤鸣垃圾场整改刻不容缓
按照凤鸣垃圾场设计的垃圾存量,使用时间仅剩6年,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按照医废处置中心设计要求,目前凤鸣垃圾场周边200米范围内群众需要搬迁。此外,凤鸣垃圾场移交雨城区时,未按设计要求安装安全防护设施,无排洪沟,雨、污未分离,造成垃圾场中间形成堰塞湖,存在不安全隐患。
冯志军代表认为,市级相关职能部门应按照职责权限,对凤鸣垃圾场进行规范化整改建设,确保配套设施完善并安全运行。同时,结合城市长远发展,和生态城市、环境优美城市的创建,重新对生活垃圾处理场进行选址,不影响城区的发展和宜居。
按照“绿色低碳,产业高端”的思路发展工业
芦山县城有三山、两河环绕,大川河风景秀美,森林覆盖率达到 66.49%,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所以在产业发展中,芦山树立了“生态立县”的理念。
但保护生态并不意味着不发展。周建华代表认为,芦山县要在发展中保护,保护中发展。按照“绿色低碳,产业高端”的思路发展工业。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开发芦山旅游环线,重点打造飞仙关镇、龙门乡、大川镇、芦阳镇等节点。经过三年恢复重建后,芦山县将拥有3个4A级以上的景区。
不因经济发展影响群众的健康权和生存权
赵昌林代表认为,解放思想不是破坏环保,而是要在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上解放思想,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不能因为招商引资和经济发展影响到广大群众的健康权和生存权。天全要发挥优势,突出天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特点,认真做好生态文明示范这篇大文章,真正把生态优势转换成经济优势,加快建设美丽幸福新家园,把天全建成川西明珠。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 走品牌发展的道路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打造以黄果柑为主的生态农业示范区。”袁久胜代表建议,石棉县在生态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应依托自身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同时注重农副产业发展,增强农产品的抗风险能力,积极发展石棉黄果柑、核桃、枇杷等农副产品生加工,走品牌发展的道路。
双志云代表建议,结合“4·20” 芦山强烈地震与“7·4”、“7·13”特大山洪暴雨灾害受灾情况,以矿区功能转型、基础设施完善、民生改善和接续替代产业培育壮大为重点,推进矿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居住、生态环境等城市功能与产业提升有机融合。把石棉独立工矿区建设成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城市核心区和全国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的示范亮点。
三年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10万亩以上
农业产业重建是此次“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特色重点之一。而全市农业产业重建的资金,则主要用于集中连片发展特色亮点项目,这将对雅安现代农业发展,以及生态文明示范起到良好先导和示范带动作用。
在这其中,首先是围绕万元收入目标,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基地。重点落实好产业重建政策、用好产业发展资金,实施好产业发展项目。
杨明江代表说,特别是在围绕绿色有机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方面,我市还专门规划了生态有机农业发展,以绿色食品标准化原料基地和有机农产品示范创建基地为载体,从产品基地申报认证、可追溯平台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着手,以期用三年时间,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10万亩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