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全市校长代表热议全国教育大会

来源:
2018-09-19 10:06
浏览:
收藏 打印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思想深刻、内涵丰富,是指导新形势下做好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献,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行动指南。

在全国教育系统掀起学习领会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之际,我市各学校的校长们也在积极学习。本期,记者整理了我市部分学校校长的感悟。

雅安中学党委书记、校长程明:习近平总书记就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对教育工作提出新要求、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刻感受到,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铸魂;立德树人是教育的灵魂,是教育工作者的根本任务。长期以来,我校坚持“培养德性优秀、基础扎实、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中学生”的“幸福德育”目标,推进德育活动课程化、德育课程活动化,让每名学生有个性、有品位、有幸福感的成长。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树立远大理想、肩负时代责任上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教育引导学生立德修身从我做起、爱党爱国从点滴做起,践行核心价值观从眼前做起,成为有大德大爱大情怀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

雨城区实验小学教育集团北二路校区执行校长张云龙: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在实施教育教学工作中坚持“求真”理念,办真教育、铸真师魂、育真学子,从而使教育真正做到尊重人、发展人、完善人和成就人。用求真的态度、求真的行动和求真的精神,秉承真善美的民族传统,结合学校行知文化和蚂蚁精神,让文化的阳光能量溢满校园,让每一个学生成为人格健全、自主发展、追求卓越的真学子。

市人大代表、蒙顶山镇中心小学校长张霞: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广大教师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做出了重要贡献,并指出全党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努力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为此感到无比的振奋,受到强烈的鼓舞,极大增强了教书育人的信念,明确了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和奋斗方向。我校教师定会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全面完成新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荥经县荥河小学校长王全鸿:荥河小学作为山区农村小学,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努力完善体育运动设施,提升体育教师的基本技能。做实阳光体育大课间、体育开放活动,保证全校学生及附属幼儿园每天活动基本达到2小时,打造市县级阳光体育示范学校。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和体育运动兴趣,抓好“三大球”整体实力和水平,打造篮球、足球运动特色示范幼儿园和特色运动学校。办好乡村少年宫,培养学生基本技能、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汉源县九襄镇小学教育集团执行总校长任昌林:作为从教30年的一线教育工作者,我深刻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山区教育发展的重视。近年来,九襄镇学校基础设施焕然一新,崭新的教学楼、干净卫生的食堂,营养餐更是温暖了许多孩子的心。目前,九襄镇学校的教育教学、师资培训、教科研都搭上了“信息化”的快车,呈现出你争我赶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

石棉县先锋乡中心小学校长金明华: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教育工作重点,我们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教育改革发展要求上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作为一所边远少数民族寄宿制学校,学校将更注重立德树人这一主题,开展好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来加以落实。

四川省天全中学校长薛春智:天全中学向来重视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以“诚、弘”作为对学生的要求,以“梦想从天中起航”作为对学生的寄语,要求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进校第一课就是想明白“为什么来?”“来了干什么?”以镌刻在校门口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题字启迪学生,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定期开展励志讲座,邀请名人名家走进校园、走进课堂,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长见识、拓眼界,让学生有理想、有信仰,以“明德至善,勤实自强”的天中精神激励广大学子为理想奋斗,为梦想助力,让学生更有方向感和使命感,让学生心里始终亮着一盏灯。

芦山县芦山中学副校长罗国锋:兴国以教育为本,兴校以教师为本。新时代教育是以素质教育为主的教育,对于学校及其管理者而言,只有拥有创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才能培养未来适合时代发展的人才。作为一名学校教育的管理者,我将牢固树立“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以质量求生存和发展”的观念,抓住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新机遇,找准差距,找准定位,找准目标,让学校得到发展,让教师获得成功,让学生全面发展。

宝兴县灵关中学校长唐世海:灵关中学是一所典型的偏远山区小县农村初级中学,学校每一步的发展变化,得益于一代代治学态度严谨、专业素养过硬的灵中人的坚守与努力,继承与发展。全国教育大会让我们教育工作者更有了底气,也清醒地认识到肩负的责任,灵关中学会深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继续引领广大教师争当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教师,将“立德树人”融入到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力争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牢牢抓住教学质量这个核心,从课程建设和课堂改革两方面入手,为新时代伟大的教育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吴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