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满汉源 描绘生态文明美丽画卷
泥巴山的生态公益林造林
汉源,北靠雄壮大相岭,东踞大渡河大峡谷,南临大凉山群峰,中有84平方千米汉源湖水域,由于历史上皇家采伐、生产扩张等原因,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经过历届县委、县政府的励精图治,县域生态环境逐步改善。
2011年,在雅安市“建设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的总体战略部署下,汉源县以“绿”为载体,大手笔描摹城市、乡村的盎然生机。
“无山不绿、有水皆清,四时花香、万壑鸟鸣,替河山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是汉源县重塑生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满汉源”梦。
栽种经果林,描绘锦绣山川
大笔如椽
描绘汉源秀美山川
2011年10月,汉源县以建设省级生态园林城市、创建省级生态模范县为契机,召开“绿满汉源”行动动员大会,在全县范围内迅速掀起“绿满汉源”建设热潮。全县干部群众积极响应,踊跃参与,一幅描绘秀美山川的画卷迅速铺展开来。12月,汉源县与省农科院、川农大等科研院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利用优质科教资源服务于农业、林业科技推广、创新,启动合作项目13项。
2012年2月,汉源县财政投入专项资金5000万元,设立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扶持基金,强化科技支撑,扶持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各乡镇结合地方实际,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经果林,带动农产品品牌创建、加工营销;发展乡村旅游,涌现出了九襄花海果都、双溪申沟桃园、清溪贡椒园等一批特色农业旅游景点。
今年4月,汉源县提出“农业景观化、景观生态化、生态效益化”的现代农业发展理念,切实加强基地建设、推进观光农业发展,描绘出以产业发展助推生态建设的宏伟蓝图,前域白鹤集镇成功探索并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微田园”路子。
在政策导向的指引下,全县迅速掀起植树造林尤其是栽种经果林的热潮,在绿化美化县域生态环境的同时,努力促进农民群众增收致富,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
加强治理
构建绿色生态屏障
绿在扩展,美在延伸。
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中,汉源县坚持一手抓保护,一手抓发展,禁止一切天然林商品性采伐,每年完成森林管护164.86万亩;全县退耕还林10万亩、荒山造林8.1万亩,生态林成林率已达到80%。经济林每亩平均年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建黎、清溪、安乐等乡镇的退耕还经济林,每亩年收入在5000元以上,退耕还林所带来综合效益已初步显现。
经果林构建绿色生态屏障
启动实施2011—2013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在流沙河流域、白岩河流域的八个乡镇,完成人工造林0.19万亩,封山育林2.28万亩,建设蓄水池95口、沉沙池95口,PE引水管33千米、各类沟渠20.2千米。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完成16.5平方公里。其中,坡改梯0.05万亩,种植水保林0.38万亩、经果林0.44万亩,保土耕作0.69万亩,封禁治理0.92万亩。
两年来,汉源县坚持将“绿满汉源”行动与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和各项治理工作结合,集中实施了一批产业富民科技项目,新增果树面积6.34万亩,全县梨、苹果、黄果柑、大樱桃等水果总面积达30.14万亩,2012年总产量18.53万吨,产值达4.5亿元。
特色农业
绿满汉源内涵更丰富
通过特色农林产品品牌打造,汉源县生态越来越好,农林经济稳步发展,“绿满汉源”内涵更加丰富。
汉源花椒拥有“十佳地理标志农产品”、“天府十宝”等诸多桂冠,但椒树病虫害严重、生命周期缩短,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汉源县同川农大合作,成功筛选优良植株,组培繁育、新栽种花椒嫁接苗1.41万亩;与省农科院合作建设核心试验示范区300亩。目前,汉源花椒产业已恢复发展到8.5万亩,2012年产量1500吨,收入15000万元,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
汉源县和川农大合作开展了汉源地方核桃优良单株选育及采穗圃建设项目研究,完成采穗圃建设400亩,新栽种盐源早、川早系列优质核桃嫁接苗5.7万亩,完成高接换种200万芽。核桃规模迅速发展到9.5万亩,2012年投产3.5万亩,产量1100吨,收入2640万元。
今年以来,汉源县原产地域保护工作捷报频传。5月,汉源坛子肉经国家质检总局评审通过,进入公示期;汉源雪梨于2013年6月经国家农业部评审通过,进入公示期;汉源樱桃正在组织申报中,研究制定了汉源金花梨、汉源甜樱桃、红富士苹果的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省级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示范区项目通过了省市质监部门验收;现正对汉源黄果柑、中华樱桃等制定技术规程。
大力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业基地认定,截至2012年,认证包括花椒、甜樱桃、马铃薯及各种蔬菜在内的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8个、绿色食品基地14个、有机转换农产品基地11个。
城市绿化
半岛之城林水相依
“绿满汉源”在乡村开展得轰轰烈烈,城市绿化,同样浓墨重彩。
两年来,汉源县以打造“鲜花、碧水、阳光”新县城为中心的城市绿化强力推进,总计投入绿化资金达13700万元。县城城区种植银杏、香樟等乔木30余个品种12万株,灌木130万株,地被植物30万株,铺植草皮3.3万余平方米,播种草籽1300余公斤,摆放鲜花58.3万盆。共计完成道路绿化23条34公里,完成节点公园、边坡等公共区域绿化159个地块79万平方米,市民种绿、护绿活动参与率达到95%以上。
截至目前,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13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达到了37.79%;绿地面积97万平方米,绿地率达到32.44%;人均公共绿地达到了27.71平方米。各项指标全面超过《四川省绿化条例》的规定,部分达到《国家园林城市评选标准》。如今的汉源县城,林水相依、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满城绿浪拥群楼,搬到华灯映平湖。随着“同城同创”工作不断推进,一座崭新的现代城市将矗立在汉源湖畔。
实施“绿满汉源”行动两年来,汉源县新增各类造林15.47万亩,县域森林覆盖率提高4.3个百分点。在绿满山川的同时,全县农民收入稳步增加。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县农民每年从林果业获得的直接经济收入达到人均2000元,并以年均300元以上的增幅增长。经测算,因森林覆盖率的提高,全县每年减少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增加水土保持效益5600万元。
“绿满汉源”让汉源的山更绿,水更清,“美丽富饶文明和谐”的汉源梦更清晰、更丰满。城和着风的节奏,靓了,美了;水映着阳光起舞,碧了,清了;沉睡的土地,翠了,绿了……
一幅生态文明的汉源城乡画卷,徐徐展开。 记者 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