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三山环线” 建旅游产业新村——雨城区望鱼乡回龙新村灾后重建突出产业重建

来源:
2013-11-12 08:53
浏览:
收藏 打印


李谋在建造木房

  11月8日,雨城区望鱼乡回龙新村重建点,回龙村党支部书记刘江华站在重建新房的屋檐下,介绍他带动村民建新房、建产业的经验:“全部采用仿古的水泥瓦,一次性可用四五十年,不用每年为翻房瓦而犯愁;建造仿古木房还可以开办农家乐,为发展旅游产业打下基础。”

  依托周公山、瓦屋山和海子山“三山环线”的优势,刘江华准备带领村民打造旅游美丽新村,通过灾后重建走上致富路。

  因地制宜

  偏远山村建木楼

  当天,由于下雨,回龙村4组重建户李谋聘请的匠人没有来,李谋一个人仔细处理起梁柱的榫接处。再过10多天,李谋的重建木房支架就可以建成,他的重建路就算走了一半。

  在离李谋新建的木楼大约50多米的地方,刘江华在支起的木架房下,一边欣赏着柱墩,一边盘算着如何装修:“这些柱墩是从村民拆除的老木房买来的,各种样式都有,打造时间最长的已有100多年。”

  在回龙村活动室两边,16户重建户形成一个半圆形,整个新村重建以村活动室为中心向两翼展开。由于房子布局为扇形,在村活动室的外面留下了一片很大的空地,形成一个至少停100辆车的停车场。“在活动室的两侧打造仿古木房,其他地方建造砖混房,风貌打造基本一致。”在回龙村,像李谋一样从事多年木工的匠人很多,对木屋有着一种特别的感情。

  刘江华介绍,回龙村距瓦屋山27公里,距海子山6公里,距望鱼古镇2公里,距周公山约30公里,处在“三山环线”的黄金点上,非常利于发展农家乐。在重建规划中,望鱼乡将回龙新村重建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灾后重建打造一个旅游产业村。

  克服困难

  异地协调解民忧

  6月中旬,回龙新村重建全面启动,在全乡率先掀起了重建热潮。7月9日,正当重建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时,一场暴雨给望鱼乡的灾后重建带来了重重困难——雅望线孔坪境内柏香树大桥出现桥墩塌陷,雅望线被迫中断。重建户的建筑材料拉运不得不绕道洪雅,“从洪雅拉建筑材料有90公里,比断桥前单边多跑60公里,造成建筑材料拉运紧张,运输成本大大增加。”

  “路断了,建筑材料拉运不进来,重建农户心里着急,乡党委政府心里更加着急,为了协调解决拉运建筑材料,乡党委书记朱良强和乡村组干部20多次到洪雅协调解决建筑材料事宜。”望鱼乡党委副书记、乡长王谊说。

  回龙村4组重建户霍大祥的小洋楼已经建起了二层。因为乡政府出面为重建户协调解决建筑材料的事情,他的农户重建没有耽误,主体工程也接近尾声。“现在,大家的房子都建起来了,大多数农户在年前可以住进新房。”霍大祥说。

  灾后重建

  建房产业双推进

  “总造价大概需要45万元,比建砖混结构的房子要高一些,但木屋抗震性不差,居住起来不仅舒服而且安全。”李谋说,他准备用木头修建纵深10米、宽12米的三间一楼一底木屋。

  李谋还计划打造“仿古建筑”和现代服务相结合的农家乐,将每间木房隔成独立的标准间,楼梯从前后两边建设,防止房与房之间相互干扰。

  在灾后重建中,望鱼乡新村重建点有三个,从进入罗坝开始,沿途可以看到望鱼乡已经建成许多仿古建筑和木屋风貌的农家。近年来,望鱼乡对旅游产业发展高度重视,在科学重建中,全乡在农房重建中依托地理优势,建美丽新村、促产业发展,并轨前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