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县宝盛乡:茶产业唱“主角” 贫困户脱贫有产业

来源:
2018-01-02 08:53
浏览:
收藏 打印

去年12月31日,芦山县宝盛乡中坝村小地名为香樟坪的山上寒气袭人。几十名当地村民正在茶地里管护茶苗,锄起锄落,一个个干得满头是汗。

“现在管理的这片茶园是宝盛乡的脱贫攻坚产业,面积为200亩,是全乡3个村和100余户贫困户共有的!”宝盛乡党委书记高世华说,中坝村是省级贫困村,当地党委政府围绕中坝村适宜种植高山生态茶这一独特优势,确立了走“茶叶富民兴乡”的发展道路。

2016年,宝盛乡引进了一家外地企业,在中坝村建设以黄金芽、安吉白茶等高品质茶为主的茶旅融合项目,建设以体验式茶旅观光、森林氧吧休闲、生态旅游、生态养殖互补的现代泛农业脱贫产业基地。其中,黄金芽茶种植面积达到3000亩,是目前川内成片种植面积最大的黄金芽茶基地。

在茶产业基地的建设过程中,所需务工人员大部分来自就近的村民。目前,宝盛乡茶叶种植面积已经突破1万亩,除香樟坪的5000亩外,还有马尾岗、中山坪2个高山生态茶基地。如何利用茶产业基地,促进一三产业有效互动,拓展村民增收的渠道?种养循环、茶旅融合发展是必由之路。

宝盛乡相关负责人介绍,香樟坪茶产业种植基地实行多产业互补,计划在基地内建观光旅游接待功能区、采摘制作体验区、生态养殖区等,同时还规划建设一条玻璃旅游栈道,吸引外地旅客上山观光看景,带动周边农家乐等产业的兴起。目前,从山脚到香樟坪茶产业基地的旅游道路已经立项,即将动工修建。

如何防范贫困户脱贫后不返贫,还能持续增收?宝盛乡与引进的企业约定:乡政府在基地内拥有200亩的主权茶园,其中90亩茶园投产后的全部收入归村集体经济,余下的110亩茶园分给全乡近110户贫困户,每户1亩,茶叶投产后的收入归贫困户所有,让他们每年都有稳定的收入,从而实现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户户有脱贫产业、村村有集体经济,使产业效益达到最大化。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彭加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