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身心 应对“节后综合征”
春节假期结束,大多数市民从假期切换到工作模式。节后复工,一些人会出现诸多不适应,这就是所谓的“节后
“节后
长假期间,许多人选择回家或是出门旅游。出门在外,作息时间不规律,造成节后有些人一时无法从节日的作息时间中调整过来,夜里精神抖擞,熬到早晨才能睡着,复工后出现头昏脑涨、睡眠紊乱的情况。市疾控中心建议市民,尽快恢复原来的生活规律,睡好子午觉,晚上11点前睡觉,中午午休20分钟,保证充足睡眠;睡前不要让大脑高度兴奋,可用音乐等手段静心;每晚坚持用热水泡脚5—10分钟;胃肠不好和睡眠不好的人可喝枸杞热茶。
假期里,很多人都离不了饭局。过不了几天,有些人便觉得毫无胃口,吃不下东西,胃部隐隐作痛。市疾控中心提醒,对待这种伤食症,首先要管好嘴巴,让胃肠道好好休息;积极参加一些喜欢的运动,如快走、慢跑、做操、打球或跳舞等,做一些能让自己心跳加快、出汗的运动,让身心“动”起来,胃口也会随之调整到正常状态上来;多吃蔬菜少吃肉,七分饱,细嚼慢咽,三餐时间固定。如果出现胃胀、消化不良等症状,可以在腹部上下轻轻按摩,可有效减轻症状。
长假过后,有一些人会产生莫名其妙的恐惧感,主要有以下几种症状:晕乎乎不知该做什么,常常坐在办公桌前长时间发愣,不知道工作从何做起;手脚发软,浑身无力;头昏脑涨;突然觉得上班没意思,想要辞职。市疾控中心建议这类人
本报记者 鲁妮娜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