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力量——重走长征路”公益医疗活动走进雅安 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医疗专家义诊现场
2月22日,“心动力量——重走长征路”公益医疗活动走进雅安。北京、天津、上海、成都等知名医院的专家团队在雅安市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雅安医院)(以下简称:市人民医院)开展大型义诊活动,并举办中西医融合心脑血管病防治研讨会,下沉优质医疗资源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上海长征医院教授吴宗贵、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教授史冬梅、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毛静远、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教授贺勇等20位知名专家开展义诊和学术研讨。“基层医务人员迫切需要掌握更先进的诊疗技术和防治策略,基层群众也期盼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市卫生健康委主任王华说,此次活动和基层实际需求契合,为雅安医务人员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和交流平台。
“心动力量”
专家义诊惠及当地群众
当天8时,市人民医院门诊楼前已排起长队。天全县68岁的患者张桂花(化名)6时便动身前来。她拿着厚厚的病历,眼神中满是期待:“听说北京的专家来了,我这心绞痛有救了。”
义诊现场,吴宗贵俯身倾听患者的叙述。在他面前的诊疗台上,摆着一份特殊的地图,标注着雅安各县(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分布图。“山区高盐饮食传统、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导致这里高血压、冠心病发病率较平原地区高出23%。”吴宗贵教授轻点地图上的红色区域说。
“如果感觉不舒服,就赶紧停下来缓一缓。”一旁,毛静远语重心长地叮嘱一位心脏病患者。
在持续2个多小时的义诊中,专家们接诊了230余名患者,筛查出12例高危病例。来自宝兴县硗碛藏族乡的扎西多吉(化名),因反复胸痛被误以为是风湿,经检查确诊为主动脉瓣狭窄。医疗团队当即启动绿色通道,安排其接受手术治疗。“这是救命之恩啊!”患者家属双手合十,用藏语连声道谢。
学术交流
把先进技术“种”在基层
当天14时,市人民医院学术报告厅座无虚席。来自雅安六县两区的基层医生们,聚精会神聆听并记录着专家教授们的授课要点。
学术研讨会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方式,吸引了川西地区200余名基层医务人员参与。《心血管事件链的全程管理》《糖心共病的规范化管理》……专家教授开展专题讲座,结合医疗帮扶经验,强调“防重于治”的理念。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教授王肖龙通过病例分析,演示了中医药在心脏康复中的特色应用。与会基层医生表示,专家们将前沿理论与基层实际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对提升临床诊疗能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心脑血管疾病是威胁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其死亡率在中国和全球范围内均居高不下。川西地区的偏远山区,由于医疗资源相对匮乏、防治能力不足,这一问题尤为突出。“这种‘手把手’教学,胜过十次理论培训。”市人民医院大内科主任、介入室主任任平感慨。
活动期间,专家团队还开展了教学查房,指导疑难病例会诊,并为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建设提出系统性方案。“我们要把技术‘种’在基层,让长征路上的健康火种永不熄灭。”吴宗贵说。
雅安站活动是“重走长征路”系列医疗行动的重要一站,旨在传承红色医疗精神,构建跨区域学术交流平台。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邵泽勇表示,此类“义诊+培训”的创新模式,既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又通过“传帮带”强化基层医疗“造血功能”,为提升川西地区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水平注入新动能。
邵泽勇介绍,雅安站特别设立了“心动力量”基层医生培训基金,未来三年将资助当地医护人员赴三甲医院进修。同时,远程会诊系统已在市人民医院完成部署,可实现京川专家24小时在线会诊。
当“心动力量”专家团队踏上前往遵义的路途时,市人民医院心内科走廊的电子屏上,滚动显示着新一批基层医生的进修名单……
雅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周代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