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市第一所特殊教育学校选址雨城区南郊乡
我市第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已于日前初步确定选址在雨城区南郊乡。此前,《雅安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特殊教育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已正式出台。
特殊教育学校有哪些职能?残疾儿童少年能享受到哪些补助?临近开学,一些家长打来电话咨询相关事宜。近日,记者采访了市教育局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我市第一所特殊教育学校揭开神秘的面纱。
特殊学校
可接收150名残疾儿童少年
据介绍,我市第一所特殊教育学校是专门针对适龄“三残”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学校。
过去,这类学校在我市教育史上是一片空白。
由于受经济制约,我市一直没有一所正规、专门的特殊教育学校,没有特殊教育师资,更没有配备专门的特殊教育康复设施,各县区设有的特教中心一般都挂靠在普通学校,但这些学校只能接收一部分有自理能力的肢残儿童少年随班就读。
市残联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市有0—14岁残疾人口5.96万人,其中6—14岁残疾人口4.1万人。视力残疾0.26万人、言语残疾0.7万人、智力残疾1.2万人、精神残疾0.11万人、多重残疾1.1万人。视力、听力、智力3类残疾儿童少年1.53万人。
如此多的残疾儿童少年却没有一所正规、专门的特殊教育学校,这成了我市很多残疾学生家长的心头之痛。按照相关规定,30万人口以上的县区要建设一所特殊教育学校,我市的雨城区和汉源县正好属于该范围。
据悉,考虑到实际情况,我市第一所特殊教育学校选址在雨城区,这所学校是以服务雨城区为主,辐射天全县、芦山县、宝兴县的综合型九年制寄宿学校,可以接收150名学生。
政府支持
每年5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发展
“为了我市第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市级相关部门正在积极向上争取资金,若能争取到国家380万元的项目资金,将解决学校建设所需的大部分资金。”市教育局基教科科长杨光义说,“不过,不足部分还需地方财政的配套。”
要建一所特殊教育学校,所需的成本、建筑的要求等远比修建普通学校高得多,而后期的发展也非常关键,每年固定的专项资金正好是有力的支持。
根据《意见》,为了支持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市政府将设立特殊教育发展专项资金,每年安排50万元。而各县区政府也将承担起发展特殊教育的责任,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权益。
此外,这类学校的建设等还享受着一系列“优先”:优先安排特殊教育学校(中心)基本建设投资和大型设施设备购置;优先保证特殊教育学校(中心)正常运转和进一步发展所需的办学经费,按普通初级中学生均2倍的标准拨给特殊教育学校(中心)财政预算内公用经费。
杨光义表示,每年安排专项资金以及一系列“优先”等,表明了政府对我市特殊教育的支持态度,力度之大在我市尚属首次。
助学帮扶
义务教育“三免一补”
《意见》决定,对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的残疾儿童少年全部免除杂费、书本费、住宿费,并按每生每月不低于80元的标准安排生活费补助,经费由县区政府统筹解决。对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就读的学生,将给予减免学杂费等照顾。
“三免一补”解决了我市残疾儿童少年学习以及生活上的后顾之忧。
不仅仅是学生,在特殊学校教书的老师也能享受到特殊津贴。《意见》规定,特殊教育学校的在编正式教职工,按本人岗位工资与薪级工资之和(教师、护士包括工资标准提高10%部分)15%的金额执行特殊教育津贴。在特殊教育学校离退休(职)后,特殊教育津贴原额保留。其它接收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的普通学校在单位内部考核、职称评定时,应对承担残疾儿童少年教育任务的教职工予以倾斜。
据了解,我市确定将建设第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后,已有3名教师接受了系统的专业培训,这些学成归来的教师将作为骨干,负责培训在该校任教的其他教师。
此外,各县区每年从征收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拿出不低于10%的经费用于特殊教育;民政部门按照福利彩票发行相关规定安排用于特殊教育的经费;发展改革部门、教育部门将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相关部门的资金和项目,鼓励社会捐助特殊教育。
学校设施
教室、康复中心一个也不能少
因为所教对象的特殊,学校建设等方面上也有特殊要求。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的要求,特殊教育学校的建设要在有效控制学校的布局和功能的同时,满足残疾学生的学习、康复训练、生活需要。也就是说,综合教学楼(教育教学)、学生食堂、厕所、康复中心(其他功能用房)、运动场及附属工程等一个也不能少。
另一方面,特殊教育的现代化也有特别的要求,学校要配备适合特殊教育的教学仪器及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并开展计算机及网络教育。此外,学校还得有无障碍设施,配备视力、听力、智力等特殊教育的专用器和康复设备等。
杨光义表示,进行特殊教育的目的,除了能使我市残疾儿童少年能享受到符合残疾人实际的教育外,更重要的是,这部分残疾人还会接受到康复、职业培训,使残疾人尽可能自食其力,减少对社会的依赖,减轻家庭和社会的压力。
根据整体规划,我市第一所特殊教育学校将有计划地推进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力争用5年时间,使我市特殊教育学校达到教育部颁发的《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标准。
记者江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