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茶韵融古今 一叶传承生万象 ——雅安茶产业发展综述

来源:
2025-07-16 10:18
浏览:
收藏 打印

 转载自《雅安日报》记者 孙振宇

前不久,在深圳举办的第五届世界绿茶大会上,世界各地茶人共同见证了《2025中国绿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的发布。我市“蒙顶山茶”区域公用品牌以59.15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列全国第六位。

同一时刻,千里之外的雅安,仲夏里的百万亩茶园,正生动演绎着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融合发展的故事。

雅茶作为雅安与世界交流的桥梁,承载着千年茶韵与风情,如今已展现出更多蓬勃发展的活力。

茶韵传千年 一叶知今昔

公元前53年,人工种茶第一人吴理真,在蒙顶山种下7株茶树,首开世界人工种茶先河。2000多年来,“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名扬天下,雅安也成为世界茶文化发源地、世界茶文明发祥地。

2004年,首届蒙顶山国际茶文化旅游节在雅安举行。来自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茶叶组织和相关国家的2800名中外嘉宾齐聚蒙顶山,共同发表《世界茶文化蒙顶山宣言》,确立了蒙顶山“世界茶文明发祥地、世界茶文化发源地、世界茶文化圣山”的历史地位。

名山区红星镇金鼓村“大地指纹”航拍一隅

两个点串成一条线,背后呈现出的有承载千年的茶韵风情,更饱含了“琴里知闻唯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等古今文人诗句里,对雅茶跨越时间长河的情有独钟。

窥斑见豹,雅茶文化的知名度、传播面、影响力远不仅于此。

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宋神宗下诏在名山设茶马司,专司茶马互市事宜。川藏间自此逐渐形成一条商道——形成最早、里程最长、路途最险,起源于雅安、闻名于世界,主要功能为以茶易马的“川藏茶马古道”。

还有北京故宫博物院出版的《故宫贡茶图典》。书中所记清代44种贡茶,四川占了11种,雅安就有8种。其中“仙茶”更属于皇家郊天、祭祀太庙专用茶,地位不同凡响。

雅安还是世界黑茶发源地。史料记载,我国黑茶始制于四川,雅安藏茶是“黑茶鼻祖”。于此,世界茶叶委员会在2023年授予雅安“世界黑茶发源地”称号。

看今朝传承发展,续千年文脉。

近年来,雅安不仅将悠久茶史编纂成册,出版发行《中国茶全书·四川蒙顶山茶卷》《雅安藏茶志》等书籍,更成功举办百城百艺2025首届“蒙顶黄茶杯”四川黄茶斗茶大赛、“故宫贡茶回蒙顶山”展览、“蒙顶山茶重走贡茶之路”等活动……让雅茶文化被广泛传播。

甘玉祥获评国家级非遗“黑茶制作技艺”(南路边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跃华获评国家级非遗“绿茶制作技艺”(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向世全获评省级非遗“黑茶制作技艺”(南路边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古学祥获评省级非遗“绿茶制作技艺”(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传统制作技艺接续传承和发展。

一业兴雅州 一叶富百姓

盛夏七月,我市茶业忙碌如常。

茶园中,茶农们乘着清晨的凉爽,腰系竹篼穿梭茶垄间,片片绿叶落篼入筐;茶市里,茶农们背着满背夏茶涌入,询价声、还价声此起彼伏;厂房内,机器轰鸣不止,茶香扑鼻。

从2月立春到10月霜降,这般热闹几乎每天都会上演,展现着雅茶产业蓬勃的生机。

“这款蒙顶甘露,产自北纬30度黄金产茶带,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鲜爽回甘,下单包邮到家……”走进名山区世界茶都电商直播基地,操着普通话或方言的名山“新农人”正激情四溢地向网友介绍着雅茶的历史、品质和特点。

而在骑龙村,当地也依托茶叶、耙耙柑、民宿等优势农文旅资源,打造为农服务中心“e心向党”电商直播间,联动3家村集体经济公司、14家民宿和20余家企业,通过开展电商直播,累计培训孵化了11名带富型、技能型“新农人”。

所有这些,都源于名山区在世界茶都直播基地与骑龙村快递营运中心两地联动,开启的“线上直播卖茶+线下物流护航”助农新模式。

从“小绿叶”到“大金叶”,雅安“茶+”产业正迎来蝶变式融合发展。

截至2024年底,雅安茶园总面积达100.35万亩,并连同产量、产值稳居全省前三;茶叶认证绿色食品387个,认证数量居全省第一;100个产品获有机食品(茶叶)认证,数量居全省前列;名山区、雨城区、荥经县进入“茶业重点县域”名单……

如何用好百万亩茶园家底,让雅茶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答案是茶旅融合发展。

7月11日,在北京工作的四川人张女士带家人出游,并入住名山区红星镇一高端民宿。“上次来还是八年前,这次感觉茶园更漂亮了,服务也很热情周到!”张女士点赞道。

另一边,雨城区草坝镇的雅安市云台山茶文化学院迎来一批批学生。孩子们在研学老师带领下,参观公园、加工园区、电商直播中心,上手体验采茶的乐趣、了解制茶全过程,甚至还化身电商小主播模拟直播带货。

这特别的旅行体验背后,是雅安借力以茶融旅点亮“诗和远方”的探索实践。

截至去年年底,共建成牛碾坪茶旅综合体、月亮湖农业主题公园、多营中国藏茶村和云台山国家农业公园等4个“省级农业主题公园”;创建3A级、4A级旅游景区7个,建成茶家乐、特色民宿100余家,乡村度假旅游接待点210余家……

科技再赋能 茶饮新格局

2024年,栀子花茶在新茶饮市场大放异彩,成为茶饮界新顶流,各新茶饮企业纷纷推出含栀子花成分的饮品。

“去年,公司的栀子花茶产量突破了100万公斤。”四川种茶人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蔡耀松透露,预计今年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技改后的生产线也在去年3月投用,可生产20种新茶饮茶底原料。”

名山区蒙阳街道平桥村村民张守福抓住机遇,去年开出近5亩荒地,种下近2000株栀子花。“去年行情最好时,价格比肉都贵。”说话间,货车停在了公司新茶饮生产车间门口。

“花香把控员”李佳熟练拆开花袋,先是轻嗅,再仔细检查花朵成色。“每公斤10元!”听到收购价,张守福面露喜色。“下来准备再开荒地多种些!”

四川雅茶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雅茶集团)则注重新茶饮产品的研发。去年8月,该公司正式发布的“炽小茶”系列饮品,填补了雅安纯茶饮料品牌的空白。

“今年来,还与多家企业达成关键性合作。”雅茶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古劲说,通过与中石油合作,在其四川所属加油站上架“炽小茶”产品,仅“五一”假期就销售近6万瓶;与重庆锴利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的合作,则在饮料板块全国化布局中再次迈出关键一步。

不只是“炽小茶”,今年5月,全国“村跑”雅安名山站活动中,其他本土茶企研发的金花藏茶精华粉、九钱植物饮料等茶叶衍生产品,同样备受参赛选手和游客喜爱。

科技赋能的成效,也体现在雅茶产业源头上。

与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刘仲华深度合作,建立茶叶绿色防控示范基地,示范推广绿色茶叶种植面积达26万亩,新增鲜叶效益超5000万元;与涉茶高校、科研院所交流合作,成立雅安职业技术学院茶产业发展产教联合体,先后实施“适宜加工蒙顶甘露的茶树品种鉴定选育与利用项目”“南路边茶(藏茶)共性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产业化示范”等科研项目。

还有市科学技术协会、四川雅茶集团茶业有限公司联合发布的《兰花茶》《栀子花茶》团体标准,不仅成为全国首个关于兰花茶的团体标准、全省首个栀子花茶团体标准,更为雅安兰花茶、栀子花茶标准化生产,提升雅茶产品和茶企竞争力打下坚实基础。

“这些‘三花1951’茶苗是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和我们共同培育的。”看着苗圃基地里长势喜人的茶苗,名山区香水苗木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万林语气里带着自豪。

话音落,举目眺望,蓝天白云下,绿意环绕中,风儿轻轻吹过这片充满茶香的土地,让人越发为雅安茶产业更辉煌灿烂的明天而充满喜悦和期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