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崛起的激昂乐章——迎接市第三次党代会系列报道.聚焦工业化

来源:
2011-09-14 09:36
浏览:
收藏 打印

“3+1”产业推动雅安工业快速发展

  长期以来,雅安工业“基础薄弱,实力不强”的烙印牢固而深刻。如今,历史正悄然发生着改变:2010年,雅安三次产业结构比例调整为17.44:55.08:27.48;工业化率提高到47.1%;工业增加值增幅排全省第10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4.8%;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58户。

  铿锵有力的数字,坚定地表明:工业,已成为雅安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成为雅安崛起的脊梁。

  岁月流金,党旗高扬。

  “工业是雅安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只有矢志不渝地走具有雅安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实现工业富民强市。”市第二次党代会以来,雅安始终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动摇,工业经济砥砺奋进,工业园区、集中区集群发展提速工业化进程,走出了一条漂亮的上升线,实现了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历史性跨越,谱写出一曲跨越发展的激昂乐章。

  新型工业化道路广阔

  2007年8月22日,雅安当时最大的加工制造业项目——江苏中联科技集团投资5亿元,年产800万平方米中高压电极箔项目在雅安工业园区正式启动。时至今日,我市已有电极箔生产企业12户。预计到2013年底12户企业全部投产后,我市将拥有电极箔生产线458条,年产量达9348万平方米,成为全国最大的电极箔生产基地。

  2008年9月18日,雅安“特一号”工程——永旺多晶硅年产10000吨多晶硅项目第一期第一条年产300吨多晶硅生产线经过短短半年时间建设,开始点火试生产,创造了国内多晶硅行业建设投产速度的最快纪录,被市委、市政府评价为“永旺速度”。随后,上海九晶、山西光宇、四川高铭等关联企业相继入驻,形成了雅安从“工业硅—多晶硅—单晶硅—太阳能组件—LED节能灯”的较为完整的光伏产业链。

  2010年12月28日,雅安·张江科技产业园开园暨入园研发机构入园企业签约仪式在雅安工业园区举行。该园规划面积约为2平方公里,投资和引资额将达35亿元,预计5年后企业全部入驻,将实现年产值65—75亿元,纳税逾3亿元,提供10000-15000个就业岗位……

  过去的5年,是雅安工业发展史上投资力度最大的时期。全市666个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830亿元,占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71%。仅2010年,雅安就实施69个续建、新开工重大工业项目,平均每天完成投资4279.4万元,全年完成156.2亿元,这在雅安发展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过去的5年,是雅安工业发展速度最快的5年。大项目推动大发展,高投入拉动高增长。随着一大批重大工业项目的建成投产,雅安工业总量快速扩张,产业结构加快调整,经济效益越来越好,在全省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4.11%,工业化率平均每年提高2.16个百分点。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特大洪涝灾害、原材料上涨等不利因素影响,市委、市政府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着力建设超百亿产业,推进重点产业、重点园区和重点企业发展。雅安工业在激流中勇进,在逆境中前行,实现了一次次新的跨越。在经济最为复杂的2010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46.57亿元,同比增长51.6%;实现工业增加值135.1亿元,同比增长28.5%,增幅排全省第10位,不仅实现了高速增长,其内生动力更是进一步增强,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工业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5年来,在雅安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进程中,工业一路领跑,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加大——2010年,全市工业化率比市第二次党代会以前提高了10.8个百分点,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47.15%。

  工业兴则经济旺、财力强。

  在工业的引领下,雅安经济列车沿着“又好又快”的轨道飞速前行:全市经济总量5年增长了1.3倍,财政收入增长了2.5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8倍。通过市第二次党代会以来的赶超发展,全市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质量已经跻身全省中游水平,跟上了全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的步伐。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欣喜地看到:全省规划“十二五”着重培育的5条万亿产业带,雅安正处于化工及新材料产业带上;“十二五”期间,雅安将重点推进“432”战略工程。即到2015年,力争构建以荥经、汉源、石棉、宝兴为重点区域的水电电冶产业,以雨城、名山、天全为重点区域的机械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和林竹茶药4个百亿产业;培育雅安工业园区、汉源县工业园区、石棉竹马工业园区3个百亿园区和建安、一名、永旺、新筑通工等20个以上销售收入上20亿元企业,培育工业发展骨干力量,推动产业加快发展和结构调整升级。

  到2015年,雅安市全部工业增加值将达310亿元,年均增长18%左右。“3+1”优势产业工业增加值达到240亿元以上,占全市规模工业的85%以上。围绕建设“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目标,力争我市工业整体迈入工业化中期,工业化率达到50%以上……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雅安发展潜力在工业,希望也在工业。

  放眼雅州大地,一个个龙头骨干企业、一个个工业园区、集中区如同一个个璀璨明珠,助推雅安工业经济快速增长。在工业的引领和带动下,雅安必将更自信、更坚定地走向绿色崛起。

  故事

  工业带动

  幸福村人走上致富路

  沿成雅高速公路至名山出口,一个现代化的新型工业园区呈现在眼前:四通八达的道路,干净整洁的厂区,风格各异的厂房……这就是被列为全省“1525”工程中100亿元产业园区培育对象的四川雅安工业园区。像四川雅安工业园区一样,市第二次党代会以来,雅安还加快建设了汉源工业园区,宝兴灵关、石棉竹马、芦山飞仙工业集中区等一大批各具特色的工业园区、集中区。

  工业园区、集中区承载着雅安“强工业、兴产业、树品牌”的使命,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精心呵护下迅速崛起,成了名副其实的产业集聚地和承接外来投资工业领域的主要载体,也成了全市工业经济最具活力的增长点,使雅安工业企业“星星点灯”的状况逐步成为过去,开始走上集中化、规模化、集群式、产业带化的发展之路。

  与此同时,工业园区、集中区的大开发、大建设,推动了城镇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使雅安崛起了一座座生态工业城。而周围的居民,也因此走上了快速致富的康庄大道。

  “特色工业园建起后带来了无穷的商机,我们现在的日子过得丝毫不比城里人差。”荥经县花滩镇幸福村幸福组村民刘德松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自从荥经县在花滩镇建设起了花滩冶金特色工业园后,商业嗅觉敏锐的刘德松老两口就把自家的房子装修一新,开起了食宿店。“以前,我们的服务对象主要是这里的工人。现在,企业做得更大更强了,我们服务的对象扩大到了跑运输的驾驶员和来交流学习的技术人员。”刘德松介绍,企业入驻花滩冶金特色工业园后,幸福村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年来,自己家里添置了一万多元的大彩电,以及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大宗家电,过起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同时,儿子买了一辆大货车,专门给企业跑运输,儿媳妇在企业里上班,一家人一年的收入就达十多万元,提前实现了小康。

  在幸福村,像刘德松家一样的家庭还有很多。有的家庭,一家五六口人都在企业上班,实现了从传统农民向产业工人的转变。目前,荥经县花滩镇11000多人中,就有1000多人在镇上的企业上班,全镇还有100多辆货车专门为企业跑运输。

  “以前从未见过这么多的企业,更未见过这么大的企业,解决了这么多人的就业。”刘德松感叹,这几年荥经工业发展好快哟,可以说一年一个大变样。工业发展了,村里的路变宽了,房子变高了,村民的收入也增加了。

  满园春色关不住,颗颗明珠耀雅州。幸福村人的事实证明,雅安的工业园区、集中区是一个个具有无穷生命力的“襁褓”,它不仅推动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为全市人民带来了更多的创业、就业机遇。

  记者 彭华

  短评

  坚定不移地走雅安特色

  新型工业化道路

  常言道,无工不富。一个地方要发展起来,首先要做大做强工业。

  市第二次党代会以来,雅安艰难破题,给出答案:雅安人,有能力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短短五年间,在雅安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上,雅安工业实现了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历史性跨越,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尤其是近两年来,雅安工业强势崛起,特色优势日益凸显,一些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较高的知名度。但跳出雅安看雅安,无论是工业经济总量,还是大产业、大企业的数量,都与先进地区有一定差距。雅安要大发展、快发展,工业是重要的支撑和载体,尤其离不开大产业、大企业的强力支撑。雅安经济发展的实践和周边地区的成功经验表明,大企业、大产业、大园区是地方新型工业化的形象和品牌,是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命脉,也是拉动工业经济迅猛发展的强大动力。雅安经济要有大突破、大发展,离不开具有雅安特色的新型工业化。

  当前,雅安正在努力构建新型“3+1”产业体系,做大做强做优雅安工业,其实质就是要走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这里的“新”就新在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充分运用最新科学技术和依靠科技进步,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我们坚信,在新的形势下,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做好调整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这篇文章,形成新的竞争优势,雅安工业经济就一定能实现新的跨越,工业富民强市的目标才能顺利实现。

  彭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