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5年 初步建成质量强市——我市印发《雅安市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来源:
2018-09-28 09:34
浏览:
收藏 打印

我市把推动质量基础工作作为质量提升行动的重点工作,并将进一步加强国家茶检中心能力建设

市质监局负责人调研品牌建设和特种设备安全使用情况

企业技术人员开展质量对标提升工作

技术操作人员加强质量提升工作

企业技术人员开展质量对标提升工作

《实施方案》:

到2020年,质量强市战略取得明显成效,质量创新力和竞争力显著提高,全面提升产业质量、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工程质量,持续改善环境质量,质量基础进一步夯实;全民质量意识大幅增强,质量管理能力普遍提高,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质量社会共治格局基本形成,质量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

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建设质量强市,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8月22日,市委、市政府印发《雅安市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简称《实施方案》)。这是市委、市政府首次印发质量发展纲领性文件,我市质量提升行动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2017年9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把实施质量强国战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专门部署质量提升行动,提出了主攻产品、工程、服务三大领域质量提升的目标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出台质量工作纲领性文件,这在我国质量发展史上尚属首次。而这样的顶层设计正是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举措。    

今年3月1日,省委、省政府正式出台《四川省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四川质量提升行动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我市《实施方案》的出台,不仅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质量提升相关文件的具体举措,也是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质量强市的战略转变的内在要求,将对全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全市产业、产品、工程、服务、环境等重点领域的质量提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实施方案》提出了最有力、最集中的质量动员:到2020年,质量强市战略取得明显成效,质量创新力和竞争力显著提高,全面提升产业质量、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工程质量,持续改善环境质量,质量基础进一步夯实;全民质量意识大幅增强,质量管理能力普遍提高,质量安全得到有效保障,质量社会共治格局基本形成,质量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到2025年,初步建成质量强市,基本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质量需求和期待。

做什么

5大任务为突破口

质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进入新时期,雅安面临着高质量发展的大考——质量创新升级不够,竞争力不强,缺乏核心竞争力的知名品牌……

质量工作涉及方方面面,雅安需要提升什么?围绕市民关注的热点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实施方案》列出了5大关键词:产业、产品、工程、服务、环境,为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质量变革找准了突破口和着力点。

关键词一:产业质量

一个地区要发展,现实支撑在产业,前途未来在产业,依托保障在产业,产业对于积蓄发展后劲、激发发展活力、壮大发展实力、改善民生水平意义十分重大。而雅安之所以目前还存在经济体量小、发展不足的基本情况,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支柱产业不突出。

《实施方案》提出要大力提升产业质量,到2020年,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产业体系更加完善,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形成1个营业收入超千亿园区,打造一批营业收入超百亿的特色园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不断提高,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力争达到40%。

关键词二:产品质量

目前,我国高品质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不足,近几年出现的电饭煲、智能马桶、洋奶粉等海淘事件即是体现,这同样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掣肘。

对此,《实施方案》提出要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围绕汽车及机械装备制造、新材料、清洁能源、农产品加工、现代服务业等五大千亿产业集群,突出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为主攻方向,实施质量提升行动,改善产品供给质量。内容主要包括:促进重点消费品提质升级;保障农产品优质供给;加强食品药品质量安全供给;持续强化进出口产品质量安全;提升装备制造、汽车制造及零配件领域竞争力。

关键词三:工程质量

建筑工程的质量不仅关乎国家建筑业的完善和发展,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甚至关乎社会的和谐和发展、稳定。

《实施方案》明确将稳步提升工程质量。全面落实工程质量参建各方主体质量责任,建立健全信用评价和惩戒机制,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强化全过程质量监管。进一步规范监理和检测行业行为,鼓励企业积极争创国家级、省级质量奖项,建设“百年工程”。

关键词四:服务质量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提升服务质量,对于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具有重要意义,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实施方案》提出,要显著提升服务质量。持续提升生产性服务质量。加快培育现代物流、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研发设计、信息服务、会展、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体系,初步建立以川西物流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为重点的高端化、专业化、标准化服务项目建设。大力提升生活性服务质量。加快制定公用事业、教育等公共服务团体标准,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智能化养老服务体系。

关键词五:环境质量

当前,生态环境保护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作用日益凸显。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环保应该有更大的作为。按照《实施方案》,我市将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深入实施绿美雅安“七大行动”,大力推进区域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治,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饮用水水源地问题整治攻坚战、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散乱污”企业整治攻坚战“八大战役”,推进污染物总量减排。

怎么做

10项重点工作来落实

质量提升的生命在于实施,质量提升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如果说《实施方案》确定的5大主要任务指明了“做什么”的方向。那么,《实施方案》确定的10项重点工作则解决了“怎么落实”的问题。

《实施方案》确定的重点工作包括推动品牌创建、质量攻关、质量诚信、人才保障、质量基础、企业家示范带动、质量监管创新、区域质量协同提升、军民质量深度融合、质量惠民10项重点工作。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企业是质量提升当仁不让的“主人翁”。《实施方案》提出的10项重点工作,均与企业有关。

其中包括:开展品牌创建提升行动,为企业提供品牌创建、推介、运营等服务;推动质量攻关,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快建设国家、省和市级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加快企业信用体系建设,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四川)、全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部门信息共享及监管协作平台,做好质量信用信息交换共享;实施标准化战略,鼓励企业积极参与或主导制定(修订)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引导企业家专注专长领域,以工匠精神保证质量、效用和信誉,把产品和服务做精做细,立志打造“百年老店”。

“近几年来,虽然我市质量强市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仍然存在企业抓质量动力不足、高标准引领不够、质量诚信机制不完善、品牌竞争力不强等短板。”市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在这种背景下,出台《实施方案》,尤其是对症下药梳理出的10项重点工作,对于补齐全市质量发展的短板,突破发展瓶颈,优化高质量发展的环境和机制具有积极意义。

在该负责人看来,10项重点工作除了突出企业主体,也很注重统筹谋划、形成联动、运行高效等。

《实施方案》提出,要立足各县(区)、经开区质量发展实际,完善区域质量协同和质量提升联运机制,实现区域产业协同和质量升级同步发展;要建立军民融合发展协调机制,促进军企民企质量管理理念、质量基础设施和关键质量技术融合发展,强化项目牵引,推进军企民企资源共享。同时,还将推进各领域重点实验室向社会共享开放。

靠什么落实

5项措施提供保障

质量提升,绝非一时之事、一日之功,也绝非质量监管部门一个单位的工作。质量提升需要领导有力,更需要齐抓共管,上升为各部门的“常态”行动。

《实施方案》制定了包括加强党对质量工作的领导、强化质量工作督察考核、健全财政金融激励政策、营造质量发展良好氛围、狠抓重点工作推动落实5个方面的保障措施,明确了具体责任单位。

值得一提的是,《实施方案》全面突出了党对质量工作的领导,不仅明确要健全质量工作体制机制,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质量工作格局,而且还将将考核结果作为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及有关领导干部综合考评的重要依据。

市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过去,质量工作与主要领导干部的职务升迁没有直接挂钩,《实施方案》为此做了明确规定,要强化质量工作督查考核,让各级官员头上的“乌纱帽”更有质量内涵。

与此同时,《实施方案》还将质量工作纳入市政府年度重点督查事项,要求市质量强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目督办要对各县(区)、经开区和各有关部门重点工作推进落实情况定期进行督查。

目前成效

“大质量”工作格局基本形成

今年上半年,为进一步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质量工作格局,强化市、县(区)政府质量监管职责,构建统一权威的质量工作体制机制,市质量强市领导小组明确了2018年质量工作具体要求: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围绕市委“1485”总体发展思路积极开展质量强市和质量提升工作;完善机制,强化联动,推进质量强市工作迈上新台阶;突出重点,狠抓落实,着力开创质量工作新局面。

在党管质量、党政同责抓质量的同时,各部门和企业也积极行动起来,联动推进质量提升行动。

省委、省政府《四川省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出台后,各相关部门和企业按照中央、省委文件精神,结合自身实际,迅速开展质量提升相关工作。

市发改委、市经信委等部门坚持“工业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集群化”,推动产业集中集约集聚发展,推进优势产业关联、成链、集聚、互补发展,实施“飞地经济”行动,打造雅安绿色发展的主引擎,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市质监局、市农业局、市食药监局、市商务和粮食局等部门围绕打造汽车及机械装备制造、清洁能源、农产品加工等千亿产业集群,突出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为主攻方向,实施质量提升行动,改善产品供给质量。

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务局等部门全面落实工程质量参建各方主体质量责任,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强化全过程质量监管。

市商务和粮食局、市卫计委、市旅发委等部门拓展服务业新领域、发展新模式、培育新业态,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围绕打造川西医养健康城、突出“生态雅安·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打响“熊猫家源·世界茶源”旅游品牌、培育“雅安味道”特色餐饮品牌。

市环保局等部门加强工业企业、城镇生活、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区域污染治理,加快建设美好乡村、特色小镇,改善农村发展环境。

全市企业也积极响应质量提升行动,雅化集团实施“以计划管理为主线、以质量管理为核心”的管控模式,全面实施质量管理和“品牌战略”,导入欧盟标准体系提升产品质量水平;雅安三九药业实施“一体系三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全产业链质量管理、全过程质量追溯、全员质量改进)的质量管理模式。

各相关部门的联动和广大企业的积极参与,有效地推进了全市质量提升行动的深入开展。目前,包括产业、产品质量等在内的“大质量”工作格局基本形成,质量提升冲锋号已吹响,质量强市的蓝图正徐徐展开。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徐玉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