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熊猫生态雅安 中国·雅安熊猫·动物与自然电影周荡漾激情篇章
140年前,一位法国传教士在雅安宝兴邓池沟发现了世界上第一只大熊猫,使这一从冰川时代走来的远古珍稀濒危动物为世人共知,为各国人民喜爱。作为大熊猫的发现地,深处中国西部内陆的雅安也逐渐被人们的目光注视。
138年后,来自这位传教士家乡的人们,怀着对大熊猫的热爱,怀着对野生动物的关爱,带着用光与影记录的精彩影像,来到了四川雅安。
2007年7月12日,首届“中国·雅安熊猫·动物与自然电影周”开幕!
天地光影,荟萃雅安。
来自熊猫故乡的人们,和来自熊猫发现者故乡的人们因为“保护野生动物”这个共同的理念,携起手来,向全世界发出关爱大熊猫、保护野生动物的倡议。
2009年8月19日,雅安再度与中国电影资料馆携手,共同举办第二届“中国·雅安熊猫·动物与自然电影周”,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齐聚雅安。雅安又一次以开放的姿态亮相世界大舞台,“天下熊猫·生态雅安”这一城市名片再次叫响!
一个环保的理念
自第一只大熊猫被法国传教士阿尔芒·戴维在雅安发现、命名以来,先后有140只大熊猫从雅安苍翠山岭中走出,成为雅安与各地、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使者。
大熊猫这一珍稀动物需要保护,许许多多的物种同样需要保护,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这一点,而这,也正是熊猫电影周能够吸引众多参与者的原因。
著名环保摄像家、“长江韬奋奖”得主郑忠杰认为,“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现在,地球上每天有75个物种灭绝,每3个小时左右就有一只动物被贴上死亡的标签,这些让人感觉悲凉的信息时刻警示着人们:我们如果不用实际行动来关爱大自然,爱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有一天灭绝的将是人类自己!
著名演员吴奇隆评价说,熊猫电影周用熊猫牵线、以环保为主题、以电影为推动的方式,更能唤起人们对动物的关爱,对环境的关注。
正是在环保理念的促使下,熊猫、动物与自然、电影三者融为了一体,以动物电影周这一轻松、新颖的形式,向人们发出了关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呼唤。
一场视觉的盛宴
以电影为媒,以大熊猫为使者,以“中国·雅安国际熊猫·动物与自然电影周”为方式,雅安顺利完成了与法国梅尼古特动物电影节的两次对接,提供了一场视觉盛宴,吸引了无数热爱动物、热爱自然的人们相聚雅安。
我们还记得,在首届“中国·雅安国际熊猫·动物与自然电影周”期间,撒贝宁、孙海英、刘涛、牛群、桑楠等10余位明星齐聚雅安,为熊猫电影周摇旗呐喊,还在雅认养了大熊猫,共同号召人们用实际行动来关爱野生动物,保护大自然!
同样,在第二届“中国·雅安国际熊猫·动物与自然电影周”期间,撒贝宁、吴奇隆、温碧霞、宁静、吴辰君等两岸三地的20余位明星亦倾情加盟,与大熊猫亲密接触,用真诚的声音唤起人们保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正如演员赵珂在博客中写道:“不知从何时起,绿色在我的意识里就代表了环保、青春、朝气蓬勃,而雅安就是这样一个非常绿色的地方……我真为那些大熊猫们庆幸,它们是大自然赠给中国的宝贵遗产,我们有责任呵护好它们,让它们感受自然家园的和谐。
一张城市的名片
大自然无比慷慨地赐给了雅安太多弥足珍贵的天然宝藏:这里还有野生脊椎动物429种,维管植物约3000种,被学术界称为“天然的生物基因库”和“动植物博物馆”。世界上现仅存的1000余只大熊猫中,有三分之一生活在这片得天独厚的土地上。而且,世界上的第一只大熊猫,也是在这里被发现。于是,雅安有了一张耀眼的城市名片——大熊猫故乡。
让世界共享雅安,让雅安走向世界。两届“中国·雅安熊猫·动物与自然电影周”的圆满举办,让世人认识雅安、了解雅安、关注雅安、走进雅安,同时也让雅安走出四川、走向全国、面向世界!
电影周以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浪网、香港大公报、文汇报、《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旅游卫视、四川电视台等众多媒体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先后发布信息2万余条、视频百余个,极大提高了本届电影周的知晓率和关注度。本届电影周期间,我市共接待游客3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75亿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5.9%和25%。
在本届电影周上,除了国内影片外,还有来自法国、加拿大、瑞士、德国、新西兰、匈牙利、英国、奥地利、荷兰等9个国家和亚洲动物基金、野生救援两个国际组织的影片轮番上映。而法国梅尼古特电影节、加拿大“关注地球”环保电影节组委会也与雅安进行了友好合作。
“天下熊猫”与“生态雅安”,是如此的紧密相连。正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守培在第二届“中国·雅安熊猫·动物与自然电影周”闭幕式上所说,办好电影周只有起点,没有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