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资源”前兴办企业——芦山细致入微抓工业
芦山又一大喜:位于飞仙关的鸿伟木业公司的厂房内,工人们忙个不停。首期投资6000多万元的刨花板和精细木工板生产线建成试生产,年生产10万立方米的刨花板和 3万立方米的精细木工板,产值近两亿,利税将超过2000万元。这家来自香港的客商独资企业老总告诉记者,“是芦山政府的真诚和服务感动了我,让本有撤消投资念头的我最终 还是选择了芦山、选择了留下。”
一个让芦山不得不面对的客观现实:芦山自然资源匮乏,经济基础薄弱,又不具备区位优势,可称之为“零资源”。对芦山这样的“零资源”县,关键的发展不在于有什么资源, 而在于能不能积聚资源,芦山县委书记何树平深知这一点。“硬件不足,靠软件来补!只有细致入微的抓工业,芦山才会有阳光更灿烂的那一天。”采访中他一再强调。
解放思想
牵住工业牛鼻子
“零资源”的县并不是只有芦山,面对同样的客观事实,为什么广东的东莞能摘取全国百强县的桂冠,为什么浙江的义乌能成为全国的小商品积聚地,而芦山却在原地踏步中艰难 地挣扎?问题出在哪儿?芦山人深刻反思。
今年初,全市上下掀起了“工业富市强市”的浪潮,各区县雷霆行动,各自谋划未来。能不能抓住这一契机,芦山人心急如焚。“不能再错过发展的春天!”一种坚定而执着的声 音从上而下、自下而上地形成了共鸣。
“发展不快、发展不够是当前芦山最大的问题。要把加快发展的氛围营造得更浓厚一些。”市工业经济运行调研组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芦山发展的软肋。
氛围即环境,营造氛围关键在人,根子在思想。学习,取各家之长,为我所用,是走“捷径”最佳的方式。去成都的考察,带给芦山第一次震撼;走进绵阳,让芦山的领导班子感 叹,只有工业强,芦山才会强;来到江苏,刚上任芦山县的代理县长吴宏强烈地感受到了外面经济发展速度的迅猛。
铆足力气,奋力直追,牵着发展工业的牛鼻子,经历一次次的思想冲击碰撞以后,芦山统一了“十一五”发展的思想。
有得有失
主攻普通加工业
分析芦山现有工业经济的基本情况,水电和普通加工业1至9月的产值均在1亿元左右,而高载能仍占整个工业总产值的大头,大约近4个亿。但就同比增长而言,普通加工业的 增幅最大,达349%,而高载能仅为8%。
这组数据给芦山显示一个信号:普通加工业存在很大的成长空间,高载能企业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制约和从节能环保考虑,只能作为过渡时期的支撑产业,不适合作为芦山可持续发 展的主攻方向。有得有失,有保有压,芦山做出了明智之举。
芦山工业,经过20多年的自觉不自觉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以芦山建安永兴汽车配件为中心的机械产业,以隆盛棉纺织厂为中心的纺织产业,以鸿伟木业为中心的木材加工产业。 “三大产业,整合,提炼,芦山可以树起‘普通加工业’的旗帜。”何树平告诉记者,以此为主攻方向,在结构调整中培育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的发展,以产业发展促进企 业和芦山的双赢。
刚刚落户芦山芦阳的天润雪鹅的老总告诉记者,他的加工设备是整个西南片区最先进的全封闭的设备,严格按照国家的环保标准来操作加工的,天润雪鹅的年屠宰量可达 300万只,销售额6000万元。当问及他的鹅毛出口带来的效益时,老总更是笑得开怀,幽默地反问记者,“鹅毛出口,每公斤69美元,你算算有多少利润?”记者梁玉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