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平安雅安、法治雅安建设出谋划策
26日,法治雅安座谈会召开,社会各界人士在座谈会上畅所欲言,为平安雅安、法治雅安建设出谋划策。在精彩的发言中,不乏建设性的建议,更有来自基层人士对法治雅安建设的真知灼见。大家都只有一个目标,按照党的十八大对法治中国工作的部署,建设一个与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相匹配的高质量法治环境(本报2月27日曾作报道)。现将部分精彩发言摘录如下。
张燕飞(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推进平安雅安、法治雅安建设要在全社会形成共识,认识到这是一项艰巨、系统、长期的工作,需要全社会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要明确法治雅安的目标,建立评判标准,最终达到什么状态。要加强对公权力的监督、制约。通过平安雅安、法治雅安建设,不断提高全社会对法律的信仰和敬畏,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形成法治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参与、建设成果人人共享的法治建设格局。
孙术安(市政府副秘书长):法治雅安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特别要认真研究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意见,吸收进法治雅安建设规划,使各界人士更好地参与到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中去,切切实实地体现群众在法治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张德义(市委党校调研员):党的十八大吹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锋号。雅安欲与全国全省同步实现“小康梦”,强有力的法治保障是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这给法治雅安建设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雅安法治建设的总体定位目标,可否将“营造与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高标准要求相融洽的优良法治环境”作为法治雅安当前建设的中心命题,将“法治雅安建设贯穿于雅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领域全过程”作为主要抓手,凸显法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地位,将“法治信仰作为法治雅安建设的灵魂”作为核心要义,在全社会倡导敬畏法律的精神,促进法治信仰内化为行为习惯,在学习、遵守、运用、维护法律的过程中共建法治雅安,共享法治文明。
魏述敏(雨城区第七中学党总支书记):法治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学校作为青少年法治教育的主要阵地,肩负着培养一代又一代“学法、用法、守法”青少年的历史使命。学校的法治教育应该尽早形成系统全面的课程,配备充足专业的师资力量,让学校的法治教育走上健康良好的发展道路。
马红(雨城区康藏路社区党支部书记):通过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推进和法治宣传教育覆盖面的不断扩大,社区居民民主意识、权利意识和参与意识明显增强,更多的居民依法办事、依法维权并有序参与公共事务。此外,各类社会矛盾纠纷逐渐向社区汇聚,使社区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阵地,这就要求社区工作人员要认真思考如何发挥好法治宣传教育的职能优势,为维护基层社会和谐稳定作出应有贡献。
邓树枝(市律师协会会长):法治建设事业与律师业发展密不可分。在法治雅安的建设过程中提高律师参与度,政府聘请法律顾问做到有章可循,明确聘请程序和适用范围,使律师在法治雅安建设中作出应有贡献。
程德辉(市司法局局长):法治雅安建设是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会一蹴而就。要在党委政府的牵头下,用抓“四城联创”的劲头、办法、力度推进法治城市创建,扎扎实实抓几年,干出起色。
张勇攀(市行政学院法学教研室主任):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是法治雅安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坚持依法决策也是规避执政风险的重要保障。依法决策就是要做到决策的程序、内容、主体、实施、监督“五个依法”。 领导干部能否切实做到依法决策,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党依法执政和政府依法行政的整体水平及法治建设的整体进程。从一定意义上说,领导干部守法,则法治兴;领导干部违法,则法治废。各级领导干部应从党和国家兴亡的高度认识依法决策的重大意义,自觉做学习和遵守宪法、法律的模范。
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