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关键期 家长要上好这堂“必修课”
幼小衔接是儿童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重要阶段,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学习适应和社会交往有着深远影响。
□本报记者 郑暘
幼小衔接的好处
科学的幼小衔接可以帮助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生活,减少入学焦虑,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通过幼小衔接,幼儿可以提前了解小学的学习方式和生活节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适应能力。幼小衔接可以帮助幼儿认识新朋友,学习与老师和同学相处,增强社会交往能力。良好的幼小衔接可以为幼儿的学习奠定基础,帮助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家长该做什么
家长可以参加幼儿园和小学组织的参观小学、家长会、讲座等活动,了解小学的学习生活,与老师沟通孩子的具体情况。配合幼儿园和小学,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为入学做好准备。与幼儿园老师保持沟通,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以及需要家长配合的方面。提前与小学老师建立联系,了解小学的教学要求,以及孩子入学后需要注意的事项。
同时,家长要调整心态,正确认识幼小衔接,不要过度焦虑,也不要掉以轻心,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多陪伴孩子,与孩子沟通交流,帮助孩子缓解入学焦虑。要逐步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让孩子学会自己穿衣、吃饭、整理书包等。可以通过阅读、游戏等方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激发孩子的求知欲。还可以通过讲故事、看图片、参观小学等方式,帮助孩子了解小学生活,激发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此外,家长要帮助孩子了解小学的规则,并逐步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要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帮助孩子学习与同伴相处,增强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
幼小衔接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家长、幼儿园、小学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家长要积极参与,科学引导,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幼小衔接阶段,为孩子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编后:
家长须理性对待幼小衔接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过程,也是一个从玩耍为主过渡到以学习为主的阶段。幼小衔接必不可少,但幼小衔接并非只是学习习惯的衔接、知识储备的衔接,进而还应是孩子适应外在环境能力的提升、自理能力的进步以及面对困难时的解决能力。
家长在面对幼小衔接时,切记不能过度焦虑。不少家长认为,小学阶段意味着孩子进入了正式的学习历程,所以会提前给孩子讲授部分小学知识。诚然,适当地了解小学的课业内容虽必不可少,但一味把幼小衔接等同于提前学习,抢占“起跑线”,这定是不科学、不正确的做法。
作为家长,我们应当放宽心态,一方面认识到幼小衔接的重要性,为孩子创造融入集体、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要相信孩子,让他们勇敢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此外,作为学校、社会一方来说,也应积极营造出一个宽松、友好的大环境,让孩子们从容地迈向小学阶段,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