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难愁盼 何时能办? ——“阳光问廉”第32期节目聚焦“解决群众诉求 担起为民之责”
□本报记者 郑雨莎 市融媒体中心 李卓瑶
“承诺2年的补偿金在哪里?奔波3年的采收路怎么通?苦等5年的产权证谁在办?”3月20日晚,“阳光问廉”第32期节目《急难愁盼 何时能办?》通过雅安市融媒体中心新闻综合频道与观众见面,三连问直击干部作风和履职“病灶”,推动相关职能部门现场给出解决问题“药方”。
本期节目以“解决群众诉求 担起为民之责”为主题,紧盯干部作风和履职痛点堵点,以点带面推动解决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好事实事,以实实在在的整改整治成效让群众满意。
节目通过现场问答、群众考评、律师答疑等环节,让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接受了一次深刻的为民情怀教育、一次提能增识的业务培训、一次直击心灵的警示警醒。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红脸出汗、如坐针毡,现场气氛紧张而热烈。
承诺2年的补偿金在哪里?
节目一开始,一段关于宝兴县陇东镇永兴村村民反映占地补偿款未兑现的曝光短片,瞬间将现场紧张气氛拉满。
短片中,村民们朴实的话语里满是无奈:“问,就是一句话,掉不到的,到今天为止也没得人理过。”2022年,宝兴县实施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占用永兴村5组的土地修筑公路堡坎,相关部门在施工前承诺给予土地及附着物补偿,可工程竣工2年多,补偿款却石沉大海。
问廉现场,宝兴县陇东镇党委书记廖启江、宝兴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徐志龙、宝兴县政府副县长岳国锐被请上问廉席,直面问题、作出回应。
“廖书记,刚才短片中提到,2023年2月陇东镇向县自规局打了拨款请示,你知不知道这个情况?你们都做了什么工作呢?”
廖启江回答:“知道。”他说,一是积极与县自规局进行沟通,二是将沟通反馈的情况向群众作了解释。
主持人毫不留情地继续发问:“做了沟通解释就是最后的结果和成效吗?”
“不是。”廖启江表示,接下来将和县自规局一起按程序、按时限、按要求把资金给群众兑付到位。
廖启江的工作和回答未能让考评团满意。
主持人随即将问题抛给徐志龙。
“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被占地的群众,你觉得这样的做法究竟合不合适?”
“确实不合适。”
主持人再次追问徐志龙:“既然不合适,那你们自规局为什么还要这样做?”
徐志龙再次反思道:“这个确实是我们工作方式方法简单机械,为民服务情怀不够,没有站在群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徐志龙现场承诺将在3月份兑付永兴村5组7户群众的补偿款,4月份全面完成全县该批次其他项目的占地及地上附着物补偿款兑付。
这番掷地有声的回答赢得考评团认可,满意票28票,考评结果为满意。
“岳副县长,在你分管的领域还有没有这样的旧账需要研究解决?”随后主持人向宝兴县政府副县长岳国锐发问。
面对现场质询,岳国锐回答道:“根据排查出的问题,我们正在完善拨款手续,力争4月底完成兑付。同时,将引以为戒,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和作风,避免类似问题再发生。”
奔波3年的采收路怎么通?
在节目第二个曝光短片中,天全县城厢镇群众高德俊十多年前在自有林地种植了黄柏树1800余株,2022年到了黄柏采收期,却遇到了重重困难。“就是需要从中天地木业有限公司的林子里面过,修路长度大概有600米,遇到司法冻结,天全县林业局要求我们到雅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去盖章。”先是因为边界纠纷无法办理林地采伐证,2024年11月办理采伐证后,又因道路问题,仍然不能采收,为此很是苦恼。
镜头回到节目现场,主持人首先质询了天全县城厢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晏述菠。“看了刚才的短片,你有什么感受?”
“办理手续这条路确实很难。”晏述菠承认。
紧接着,主持人向行业主管部门天全县林业局局长殷后盛抛出问题:“群众有了困难来找天全县林业局,但是工作人员说请群众去找市中级人民法院。把群众拒之门外,这是不是一推了之?”
“我们的工作确实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殷后盛回答道。
“群众去找了法院,发现此路不通,回过头来又到天全县林业局寻求你们的帮助,但是天全县林业局工作人员说无解,这是不是再推了之?”主持人的连番追问让现场紧张火辣的气氛不断升级。
“我们主动服务群众的意识有欠缺,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欠缺,一味强调按程序办事、按章办事。”在问廉现场,殷后盛是真正红了脸、出了汗。他承认,需要进行深刻反思总结。
考评结果一目了然,满意票数是16票,不满意票数也是16票,考评团给出的考评意见是不满意。
在节目现场,还邀请到雅安市监委特约监察员罗颖律师,她从法律角度提出对策建议:“高德俊可以行使法律中的地役权,需要中天地木业有限公司、市中级人民法院、天全县林业局、申请执行人、高德俊几方主体坐下来协调沟通,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听完罗颖的解答后,殷后盛表示,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将组织几方主体协调沟通,主动靠前为民服务,协商达成一致后为办理手续尽快扫除障碍。同时,认真反思、举一反三,提升解决问题、服务群众的能力。此外,还要针对同类问题形成长效机制,让群众办事更加顺心。
苦等5年的产权证谁在办?
在节目第三个短片中,汉源县九襄镇堰沟村2组村民纷纷向栏目记者倒起苦水。“2019年开始动工,2020年完工,至今没有拿到房产证。”“是他们放在村上的,没有报上去,不晓得他们怎么整的,反正是不负责。”
2019年7月,汉源县开展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统一确权登记,至今已过去5年多,堰沟村2组96户村民却没有拿到不动产权证。原来,2组村民的“房地一体”不动产权确权登记申请资料于2020年3月交到村委会后就一直被锁在抽屉里。
在节目现场,堰沟村2组村民代表冯建彬焦急地说:“村上、镇上我们都去找过,都迟迟得不到答复。”
主持人一针见血地向汉源县九襄镇堰沟村2组组长姜自林提出问题:“请问你没有按时交资料的原因是什么?”“交了之后,你有没有催问过?”
面对主持人的质询,姜自林承认,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疏忽大意。
接下来,主持人又向汉源县九襄镇堰沟村村委会副主任夏志容发出辛辣质询:“刚才姜组长说他把申请资料都交给村上了,请问你收到后都开展了哪些工作?”
“我们收到资料后就跟第三方公司联系,第三方公司换人后,我们没跟镇上沟通,把事情搁置了。”
“第三方专业服务公司联系人换了,你就没有想过办法联系其他人吗?”“联系不上,有没有向村上和镇上汇报过?”“事情解决不了,又没有汇报,你在干什么呢?”主持人接连发出“辣”味十足的追问。
面对一连串直击关键的追问,夏志容一阵沉默后回答:“给老百姓造成这么大的损失,很愧疚。”
针对堰沟村2组村民5年没有拿到不动产权证的问题,汉源县九襄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刘建国进行了深刻反思:“由于村、组工作作风不实,以致该问题未被发现。”
同时,他也给出了解决办法:全面梳理同类问题,建立台账,分类研究解决。
对于汉源县九襄镇镇、村、组三级干部的工作表现,考评团给出了6票满意,26票不满意的考评结果。
“你认为你们的工作有没有值得改进的地方?”主持人向台下的汉源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何立皓抛出问题。
针对该问题,何立皓回答道:“群众利益无小事。办证的流程是通过三级审核,在前期工作中,与乡镇的信息互通和反馈机制存在问题,没有及时发现整组都没有上报的情况。”他表示,下一步要建立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和长效的办证机制,进一步完善工作流程。
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背后,是维护群众利益“打太极”、工作方法简单化、消极应付不负责、干部能力不达标。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需要党员干部转作风、提能力、敢担当、善作为。
正如一名参加“阳光问廉”节目现场录制的纪检监察干部所说:“今天节目曝光的问题,折射出部分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意识淡薄、责任担当缺位。破解这些顽疾,需要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更给力、整治不间断。”
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是老百姓期盼的实事,是关系党执政根基的大事。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认真落实市委“减负增效年”安排部署,态度不变、力度不减、尺度不松、标准不降,以解决具体问题为抓手,以增强群众获得感为目标,以更严要求、更强韧劲、更实举措,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让群众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中感受整治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