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记者从雨城区农业农村局获悉,由于该区地形以山区丘陵为主,种植粮食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下,加之受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影响,雨城区耕地出现不同程度撂荒现象,造成土地资源浪费。为盘活撂荒耕地,雨城区不断探索撂荒地的发展新路子,通过专项整治、分类施策、引导集体经济资源整合等举措,不断推动撂荒耕地整治攻坚行动,逐步让沉睡的资源“活”起来,激发乡村振兴新动力。
扎实部署,把好撂荒地治理“总方向”。雨城区早谋划、早安排、早落实,研究制定撂荒地整治工作方案,作为撂荒地整治的纲领性文件。成立区、镇两级撂荒地整治工作专班,确定“镇—村—组”三级网格员分片包段,形成区级主推、镇街落实、村组摸排的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实现撂荒地清理的网格化管理模式。以组为单位,动员农户、合作社、涉农企业等多方支持参与,一户一户查、一块一块查,对每块撂荒地的承包关系、位置、面积、撂荒时间、土地情况等信息进行标识。“对排查出来的撂荒地建立专项台账,专人管理,确保一田一策、限时整改,做到复耕一块、种植一块、销号一块。”雨城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2年,全区清理排查撂荒耕地121.68亩,其中农户承包耕地撂荒11.68亩,工商大户流转未用撂荒110亩。截至目前,已完成复耕72亩,完成59.17%。
广泛宣传,吹响撂荒地整治“集结号”。通过会议、广播、微信群、印发资料等方式,大力宣传有关法律法规、惠农政策、治理撂荒耕地的措施,教育引导群众爱惜土地、种好土地。严格把好涉农补贴“风向标”,加大对耕地保护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种粮大户补贴等惠民政策的宣传力度,做到“谁种谁补、多种多补、不种不补”,激发农户种粮积极性。同时,对抛荒一年以上的,取消次年补贴资格,确保耕地数量不减、质量不降低。
精准分类,打好撂荒地治理“组合拳”。根据耕地撂荒情况复杂、类型多样的实际情况,雨城区分类施策,精准“把脉”,通过劝导农户自主复耕、亲友代耕、集体经济托管、粮经复合种植等多种方式,“一地一策”全面推进撂荒地整治。针对部分工商流转大户流转后经营不善造成的撂荒地,积极探索新模式,坚持整治与发展相结合,通过“国有平台公司+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的模式,推进撂荒地全面复耕复种。截至目前,碧峰峡镇原309亩撂荒地已建成全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片,上里镇110亩撂荒地将建成粮经复合示范基地。通过示范引领,当地农户的种粮热情高涨,通过“茶叶+玉米”复合种植,雨城区上里镇、碧峰峡镇粮经复合种植面积达11215亩。
记者 郑雨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