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人”玩转直播“新农活” 解锁乡村振兴“流量密码”
□ 任耘桥 本报记者 李丽
春夏之交的雅安市名山区,蒙顶山间云雾缭绕,万亩茶园新芽吐翠。
今年4月上旬,在名山区委人才办、共青团名山区委的牵线下,名山区红星镇骑龙村驻村工作队、村“两委”携手当地邮政公司、茶叶人才代表等,将世界茶都直播基地与骑龙村快递营运中心两地进行联动,开启“线上直播卖茶+线下物流护航”助农新模式。
在名山区,众多“新农人”正通过电商直播,助力本地特色农产品远销全国各地。
近年来,名山区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抓手,通过实施“新农人”回村工程,培养能说会道的“新农人”,积极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探索走出一条富民增收的乡村产业振兴之路,解锁乡村振兴“流量密码”。
建基地、搭矩阵
构建电商流量“主阵地”
“家人们,这款蒙顶山甘露,产自北纬30度黄金产茶带,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鲜爽回甘,下单即享包邮到家!”“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我们蒙顶山有2000多年的种茶史,1000多年的贡茶史。” 5月6日,打开某短视频平台,搜索蒙顶山茶直播间,操着普通话或方言的名山“新农人”,有的以茶园为背景,有的以茶叶交易市场为背景,有的以茶叶店铺为背景,有的以茶叶生产车间为背景,激情四溢地向全国网友介绍着蒙顶山茶的历史、品质和特点。
正值春茶上市季,各个直播间里,茶香四溢,主播们卖力地介绍,吸引了不少网友踊跃下单。
线上,作为蒙顶山茶销售的新渠道,市场广阔、前景无限。
如何发挥电商直播优势,抢占庞大的“云”市场?近年来,名山区积极搭建“区+镇(街道)+主体”三级直播间矩阵,用好世界茶都电商直播基地、名山区青年创新创业直播基地、孵化基地、创客空间等,积极拓宽区级销售渠道,抢抓对口合作契机,助力蒙顶山茶“云”销全国各地;创新建立“村书记直播间”“家门口的直播间”5个,形成多点分布、共用共享的“直播阵地”,有效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商发展初期困境,为“新农人”开启电商直播提供“硬支撑”。
专业的直播设备、琳琅满目的特色农副产品、精心布置的直播环境……走进骑龙村电商直播间,浓厚的直播带货氛围扑面而来。
在骑龙村,当地依托茶叶、耙耙柑、民宿等优势农文旅资源,打造为农服务中心“e心向党”电商直播间,以村党组织“牵线”、党员干部“在线”、电商企业“连线”方式,联动3家村集体经济公司、14家民宿和20余家企业,通过开展电商直播,累计培训孵化带富型、技能型“新农人”11名。
“村上将继续策划更多助农直播活动,为骑龙村及周边群众的农特产品销售打通线上渠道,助农增收。”骑龙村驻村第一书记杨劲雁说,接下来,他们将用好村集体的直播阵地,继续发挥“八妹”“胡子哥哥”等更多名山籍网络达人的力量,积极参与农业农村部“星乡村”“星农人”创建工作和省委组织部农村电商主播技能大师工作室申报工作,培育乡村领域新质生产力,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抓培训、育品牌
打出电商营销“组合拳”
在名山区,触“网”的“新农人”数量正在逐年增多。过去十年里,当地持续组织开展各类电商直播培训,邀请专业讲师、电商达人、网红主播等现场授课,通过“理论讲解+实操演练”的方式,从账号搭建、短视频拍摄剪辑、直播运营等方面,进行系统培训,不断提升“新农人”的直播带货能力。
“我们从2019年开始通过网络直播销售藏茶产品,积累了一定的客户量,但一直没有把市场打开,主要的原因是人手不够。”四川省雅安义兴藏茶有限公司直播业务负责人徐陈娟介绍,他们公司现有两名专职主播,除了开展网络直播,日常还要负责直播账号的维护及短视频作品的拍摄制作,每天直播四至五个小时已是极限,“我们一直都在尝试发掘和培养更多员工加入直播行列,壮大直播队伍。”
人才,是电商行业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名山区积极摸排“新农人”主体意愿,精心编制需求目录,将农技人员、致富带头人等纳入“新农人”人才库,累计动态入库145人,培育“冷藏哥”“八妹”“胡子哥哥”等农村电商指导员5名,“新农人”郇昭、陈吉林入选四川省第四批农村致富带头人名单。
与此同时,名山区大力推进省级乡村振兴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开设“万亩粮农”“金惠工程·乡村振兴”等培训17期,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000余人次,有效解决农户务工岗位86个,有效拉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100万元;搭建“1名达人+1名党员”结对组合,采用“零佣金+共享货盘”方式,开展“邮有好礼”“青耘中国·冬藏未来”“春茶助农”等公益助农直播32场,共售出各类商品5313单,助力农产品销售突破35万元。
此外,名山区还积极探索“新农人培育+供应链整合+流量带货”市场化经营模式,以“村书记主播团”为农村电商发展的“领头雁”,延伸“短视频+直播带货”产业链发展,通过短视频引介宣传、直播带货、联农带农助农等方式,成立本土传媒数字公司,带动农产品销售,积极开展一系列电商直播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实践探索。
截至目前,名山区累计开展“第一书记话丰收”村集体农特产品专场直播活动12场,累计观看6340人次,销售额12.13万元,通过电商直播推广的蒙顶山茶、猕猴桃、酥麻糕、耙耙柑等农特产品,相继注册商标,进一步做靓名山“土字号”“乡字号”农特产品品牌。如今,名山区众多“新农人”正通过电商主播“新身份”,逐步引领农业电商发展新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