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闪耀突击路——“天险川藏路英雄兵站部”忠实履行使命创造辉煌业绩纪实(二)
川藏兵站部部长石松青(中)在部队执行急难险重任务中一线指挥
突击,突击!
半个多世纪以来,英雄的成都军区联勤部川藏兵站部一代又一代官兵前赴后继,在天险川藏路上战险必胜,特别是近年来,在一次次征战、一次次历险、一次次突击中,成为享誉军地的“奇路劲旅”,高标准完成了党和人民赋予的国际维和、抗震救灾以及抢运灾后重建物资、抗击泥石流、抗洪抢险等多样化军事任务,生动展示出“奇路劲旅”本色。
艰险环境多砺炼,关键时刻不含糊。川藏兵站部部长石松青掷地有声:奇路劲旅的本色就是始终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救援——兵贵神速
“5·12”汶川特大地震那一刻,该部作出的一个个决定、下达的一道道命令、采取的一个个果断措施,至今官兵们记忆犹新。
我市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全省6个重灾市州之一,驻我市的川藏兵站部在特大地震灾害面前,同样面临抢险自救之急。但是,他们深知此时此刻应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
“立即启动救灾应急预案!”“准备上线的车队立即卸货,就地待命!”“不论任务多繁重,我们都勇于承担;不论道路多艰险,我们都敢于突进。”短短10分钟,川藏兵站部党委常委迅速齐聚作战室,一项项抗震救灾运输支援保障方案生成,一道道紧急指令通过无声电波飞向所属部队、风雪高原。瞬间,该部全部进入战斗状态,千人千车蓄势待发。
5月14日,上级命令该部组织汽车部队火速奔赴灾区执行抢险救灾任务。命令到达不到1小时,一辆辆满载救灾官兵和物资的车队如离弦之箭,“人歇车不停”,两人一车24小时连轴转,哪里需要保障,车队就驶向哪里,几乎在每条救灾通道都可看到“奇路劲旅”的车队,每一个抢险现场都有川藏兵站部官兵的身影。
某汽车团团长刘昌斌不会忘记,那天凌晨,时任团参谋长的他正带领车队官兵驰骋在川藏线某地域。接到命令后,他迅速完成任务转换,率车队向灾区挺进,成为全军第一支进入灾区的汽车部队。
与此遥相呼应,14日凌晨,震后第一支救援部队——某集团军一个师的兵力及抢险救灾物资在某汽车团紧急输送下,提前半天投入抢险救援战场。
S210线作为进入汶川的第一生命线打通后,某汽车团“先锋突击队”在团政委杨彬带领下,昼夜兼程,翻越海拔4000多米的夹金山,一路闯关克险,将震后沿公路输送进入灾区的第一支军队救援医疗队——空军总医院98名医护人员和一批急救药品运抵汶川。
救援,兵贵神速。该部官兵以长期砺炼形成的一往无前之势,运送救灾部队官兵、地震伤员、救灾物资……
驰援——情注灾区
2008年冬,地震灾区灾后重建所需建材红砖奇缺,绵阳告急,广元告急,都江堰告急,我市汉源县告急……
党中央、国务院时刻关心牵挂灾区人民冷暖。在灾区群众为灾后重建建材紧缺而举步维艰之时,按照中央部署,成都军区抽调所属驻川渝部队运力及保障人员,从重庆、川南、川东北等地,分别向包括我市在内的德阳、绵阳、广元、阿坝等灾区运送建筑用砖,摆开了为灾区重建美好新家园抢运红砖的战场。川藏兵站部义无反顾承担起绵阳、广元、都江堰和汉源等建材卸载点的抢运任务。为确保驰援灾后重建任务决战决胜,全力突击,圆满完成,该部迅速设立起汉源、绵阳、广元等多个野战临时兵站、荥经泗坪等中转站。
一时间,“全国抗震救灾模范所在连”“抗震救灾一等功连”“川藏线安全运输32年一等功连”“铁骑先锋勇向前,灾后重建立新功”等一面面鲜艳的战旗在灾区灾后重建战场高高飘扬。
在福建上班的张小娟为此而深感自豪。
2008年12月19日,张小娟与川藏兵站部某汽车团九连班长吴毅正在达州渠县老家举行婚礼,不料,“立即归队执行任务”的电报传来,身着新婚艳装的张小娟二话没说,辗转坐“摩的”、乘公交车将丈夫送上归队的火车。吴毅所在某汽车团政委马伏枥说,他们担负着为灾区汉源等地抢运红砖的重任,像吴毅一样,该团130多名正在休假的官兵情注灾区,召之即来,投入抢运红砖战斗。
川藏兵站部政委杜宜凯介绍,从2008年12月22日至2009年1月22日,该部上千名官兵在抢运红砖的途中度过了元旦。一个月的时间里,他们为包括我市汉源县在内的地震灾区抢运红砖3000万余匹,有力保障了灾区灾后重建所需,受到军委总部首长高度赞扬和褒奖。
2010年5月,该部奉命沿川藏北线为甘孜藏区牧民定居点运送建材,面对山崎路险,人烟稀少,沿途无既设兵站等情况给400多台车、上千名官兵的保障带来的难题,川藏兵站部党委当即决定,抽调预编于三个大站中的野战兵站千里机动,实施自我保障,确保了该部将1万多吨建材及时送到了群众手中。
抢险——风驰电掣
2010年洪水季节,我市遭受特大暴雨袭击,境内国、省交通干线多处中断,雨城、荥经、名山、宝兴等县区山洪暴发,大量民宅、农田、农作物遭受重大损失。
与此同时,我省大部分地区也遭受山洪泥石流灾害。8月13日下午,都江堰市虹口、龙池突发暴雨,1000多名群众和游客被洪水围困,多处引发泥石流。川藏兵站部接到支援都江堰市龙池镇抗击特大泥石流灾害的命令后,部长石松青、政委杜宜凯亲临一线指挥。所属第一司机训练大队大队长蔡进华、政委侯安林带领官兵仅用3个小时就完成了从驾驶员训练到抢险救灾任务的转换,风驰电掣投入抗洪抢险工作。在川藏兵站部副部长庞阔率领的前线指挥所指挥下,艰苦奋战半个多月,抢救疏散群众1000余人,装卸沙石、物资12000余吨,清理淤泥5700多立方米,加固河堤1500余米,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保住了川西风景名胜——龙池镇的安全,被国家防总、解放军总政治部表彰为“全国防汛抗旱先进集体”。
8月18日凌晨至19日的新一轮强降雨,使成都、德阳等地10余个乡镇遭受严重洪涝灾害,寿安、大兴、西崃、回龙等地1300多名群众被洪水围困。危急时刻,川藏兵站部某汽车团300多名官兵、20多台车辆在团长黎建国的带领下紧急出动,仅用20分钟抵达现场,部长石松青、政委杜宜凯与官兵并肩战斗13小时,成功营救被困群众477名,安全转移群众687名……
“我们营长累倒在救灾现场也不愿下‘火线’。”第一司机训练大队三营官兵说,龙池在8月13日遭受暴雨袭击后,8月18日晚至19日凌晨的持续强降雨使龙池龙溪河多处出现险情,营长刘明显带领他们迎着咆哮的山洪,站在水中奋力装垒沙袋、筑堵堤坝。由于连续高强度工作,身体严重虚脱的刘明显扛着沙袋栽倒在河堤上。在被医生抢救醒来后,医生告诫刘明显:“过度劳累所致,需要多休息几天。”但刘明显留下一句:“龙溪河围住了那么多人,我那有心思躺在这里休息。”就转身返回了抢险一线,直到救灾胜利结束。
“送红砖结下深厚情谊,战洪灾风驰电掣雄风不减。”“运筹帷幄指挥有方,抗洪抢险决战龙池。”都江堰市龙池抗洪抢险指挥部对该部参战官兵给予高度赞扬。
近年来,川藏兵站部相继执行多样化军事保障任务10余次,哪里有任务,军车就开到哪里,哪里有战斗,就保障到哪里,完成了对成建制部队整师整旅实施紧急输送保障的任务,次次创奇迹,屡屡铸辉煌。作为驻我市的奇路劲旅,市领导赞扬川藏兵站部急灾区之所急、解群众于危难,是坚不可摧的川藏线“桥头堡”。记者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