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大工程缝缝补补有商机
“我租用了一个缝纫机,主要是为大家换换拉链,补补衣服裤子。”在石棉县境内的雅西高速公路C13段生活区,来自资阳市安岳县的龙永琼摆了一个缝纫小摊,她告诉记者,她丈夫曾祥超在高速公路建设工地务工,她平时除了照顾丈夫起居,空闲时间就靠这台缝纫机挣些钱补贴家用。
龙永琼原在家务农,后来去了广州,在一家成衣厂缝补衣服。想到丈夫在外打工,需要人照顾,便来到丈夫身边。最初,她和很多家属一样,每天都围着丈夫转。但是时间一长,她便发现,人们的衣服烂了、拉链坏了,要走很长一段路到乡上去缝补和更换,本来只要一两元钱就可以搞定的事情,却要搭进五六元的路费。“我会做缝补活儿,不如自己开个缝补小摊,一来可以为在工地上务工的人带来方便,二来可以赚点小钱贴补家用。”想到这里,龙永琼在乡里租了一台缝纫机,摆起了小摊,丈夫走到哪里,她的缝纫小摊就摆到哪里。
曾祥超有一个弟弟在雅西高速公路C13段务工,2008年11月,曾祥超在上一个工程结束后,也来到雅西高速公路C13段。龙永琼跟随丈夫来到石棉,缝补小摊便摆到了C13段的生活区。
龙永琼告诉记者,缝纫机每个月的租金需要10元,白天,她一边做饭,一边照顾小摊,晚上丈夫回家后,她就可以一心一意做白天接下未做完的缝纫活儿,每天都有10元左右的毛收入。
一名务工人员说,龙永琼的手艺好,大家有破烂的衣服都喜欢找她补。
今年春节,龙永琼和丈夫没有回老家。“工地就是一个大家庭,在这里,工友们准备了鸡鸭鱼肉,大家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春节。”龙永琼希望在2009年,大家多挣钱,快快乐乐地劳动,快快乐乐地生活。实习记者赵梦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