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16 展望2017 雅茶产业抓机遇求突破促发展
2016中国茶业科技年会在雅安召开,助力雅茶产业发展。
2016年,雅茶产业在基地建设方面得到夯实,茶叶龙头企业迅速壮大,市场拓展取得明显成效,品牌建设持续加强,茶旅融合加快提升,产业效益大幅提高。
面对已经到来的2017年,雅茶产业将以茶旅深度融合为突破,创新驱动,精准发力,强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谈收获
“5+3”措施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2016年,雅茶产业以茶农致富奔康为目标,以茶园标准化建设为基础,以茶企智能化生产为依托,以雅茶品牌化建设为主线,以茶旅一体化发展为重点,着力实施资源换证、机器换人、品牌换市,推动做强做实、创新创造。
去年年底,全市茶园面积100万亩,新增2.73万亩,同比增长2.8%。其中投产茶园面积66.05万亩,新增3.85万亩,同比增长6.19%;农业(鲜叶)收入28.1亿元,增加1.7亿元,同比增长6.44%;茶叶总产量8.45万吨,增加0.36万吨,同比增长4.42%;综合产值150亿元,增加20亿元,同比增长15.4%。茶叶面积、产量、产值均居四川省前列。
科技兴茶提品质
“资源换证”行动中,加快雅茶产业标准化建设,推进基地提质增效。在名山区牛碾坪万亩观光茶园实施茶叶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在雨城区探索“油茶+绿茶”套种的发展新模式,在天全县乐英乡实施高山生态茶叶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
“机器换人”行动中,支持企业与科研院校合作,开展茶园微型耕作机、施肥机、修剪机和适用于名优茶采摘的高精度采茶机的研制与推广,促进科技成果的集成、转化和推广。同时,以专家大院为依托,强化新产品开发,在特色甘露、特种花茶、有机藏茶、名优黄茶等的研发上取得突破性进展,雅茶产品科技含量不断提高。而新组建的四川省藏茶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正在争取建设的“陈宗懋茶叶院士工作站”,为雅茶产业的发展持续引进高端人才,实现雅茶产业产、学、研共融。
龙头兴茶强企业
四川蒙顶山茶业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了“北京蒙顶山茶业有限公司”,全自动清洁化生产线投入使用,蒙顶山茶直供网正式运营,线上线下同步拓展市场。同时,四川雅安西康藏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建成标准化清洁化藏茶生产线,“西康藏茶”品牌产品即将面世。同时,中国藏茶村被授予“中国茶叶学会茶叶科技示范基地”。
此外,跃华茶业的生态科技文化产业园投入运营,皇茗园茶业技改项目启动,吉祥茶业、朗赛茶厂等藏茶企业清洁化、现代化技术改造步伐加快,茶企实力逐步增强。
截至目前,全市拥有中国茶行业百强企业3家、全国供销总社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家;市级以上农业(茶叶)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44家,其中省级达23家,新增9家,为历年之最,年销售收入超过30亿元,带动茶农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5000元以上;规模以上茶企25家,其中主营业务收入亿元以上的达10家,龙头带动作用进一步凸显。
市场兴茶拓销售
过去的一年,雅茶市场份额和产品覆盖范围不断扩大。蒙顶山茶业、跃华茶业、味独珍茶业等茶企利用天猫、京东中国特产雅安馆、蒙顶山茶直供网等电商平台开展品牌宣传、产品销售,促进了茶叶“店商”和“电商”融合发。
“品牌换市”行动中,茶企抱团参加2016北京国际茶业展、呼和浩特茶博会、第五届长春茶博会、广州茶博会等茶展,通过专场推介会和产品展销等形式,不断提升“蒙顶山茶”和“雅安藏茶”的知名度。此外,在举办蒙顶山国际茶文化旅游节、“蒙顶山杯”斗茶大赛、雅安藏茶文化节等活动的同时,我市还承办了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经验交流会、中国茶叶科技年会、中国(名山)茶乡旅游发展研讨会等全国性会议,进一步提升了雅茶的影响力。
借力“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抓住“万企出国门”境外参展、“感知中国”国家形象推广等活动机遇,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雅茶走进哈萨克斯坦、毛里求斯、法国等国家,在国际舞台展示魅力。同时,巴基斯坦、尼泊尔、泰国、匈牙利、尼日利亚等国家的国际友人来雅体验茶文化,对雅茶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升起到了一定作用。
品牌兴茶增价值
去年,国家茶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四川)投入使用,全面提升了茶叶产品检验检测能力水平;成功申报立项《蒙顶甘露茶》、《雅安藏茶原料要求》、《雅安藏茶企业良好生产规范》3个行业标准,启动雅安藏茶实物样制作,雅茶产业标准化水平全面提升。
同时,“雅安藏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功注册,《雅安藏茶》行业标准(GH/T 1117-2015)正式实施,让雅茶品牌管理进一步加强。
目前,全市拥有“蒙顶山茶”、“蒙山”、“蒙顶”、“吉祥”等中国驰名商标4件、四川省著名商标18件。“蒙顶山茶”品牌价值达23.68亿元,位列全国同类第11位、四川第1位;“雅安藏茶”品牌价值12.81亿元,位列全国第47位、全国黑茶第3位、四川黑茶第1位。
文化兴茶显效益
在百里生态茶产业文化旅游走廊建设过程中,蒙顶山景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实施“花间堂”蒙顶山精品度假酒店项目,中国藏茶村、牛碾坪、红草坪、跃华茶庄等一批茶旅综合体建成并对外开放。骑龙场万亩观光茶园入选“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景点线路”,全国首个国家茶叶主题公园——蒙顶山国家茶叶公园落户名山,蒙顶山茶史博物馆、中国藏茶村茶文化展馆相继投入使用,成为雅安茶文化、非遗传承展示的主阵地。
另外,川茶文化摄影雅安采风、四川卫视真人秀节目《咱们穿越吧》“穿越”蒙顶山、雅安茶厂中法茶山音乐会、“荥经砂器遇见雅安藏茶”品鉴会、首届中华植茶节等茶文化活动的举办,扩大了蒙顶山茶和雅安藏茶的影响力。
去年,我市全年接待茶旅体验游客超过500万人次,带动全市25万户茶农人均增收5000余元。
话希望
精准发力推动产业更好发展
目标:到2017年底,全市茶园面积稳定在100万亩,茶叶产量8.8万吨以上,茶业综合产值超过160亿元。
思路:围绕“一个目标”(打造“熊猫家源·世界茶源”),主打“两大品牌”(蒙顶山茶和雅安藏茶),狠抓“三个一点”(突出抓好雅茶产业“立足点”—标准、“着力点”—创新、“突破点”—品牌),提升“四大支撑”(世界茶文化圣山蒙顶山、雅安茶产业集中发展区、蒙顶山茶叶交易所、蒙顶山国家茶叶公园),落实“五大战略”(坚定不移实施科技、龙头、品牌、市场、文化“五大兴茶”战略行动),实施“六大工程”(生态茶园提升工程、标准体系建设工程、龙头企业带动工程、市场渠道拓展工程、知名品牌引领工程、茶旅融合升级工程),创新驱动,精准发力,强力推动雅茶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创新发展
着力延伸大产业
实施科技兴茶战略,以科技为抓手,加快雅茶产业研发与创新,推行标准化生产,构建“生产有标准、产品有标志、质量有检测、认证有程序、市场有监督”的雅茶产业发展新格局,全面提高雅茶产品附加值,大力培育雅茶产业新的经济增长极和增长点。
实施茶旅融合升级工程,大力发展茶庄经济和茶业康养产业,引导现有茶叶初制厂转型升级为集生产、旅游、休闲、观光、体验、康养于一体的茶庄,延伸雅茶产业链、生态链、价值链,以旅兴茶,以茶促旅,促进生态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努力把雅安培育成为“中国最美茶乡”、“世界至美茶源”。
狠抓龙头带动
着力扶持大企业
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按实力型、潜力型、苗子型,实行动态管理,分类指导,重点支持茶企实施技术改造,推广绿色防控、机械化作业、精深加工等新型技术,增强龙头带动能力。
尤其是深化川投控股四川蒙顶山茶业有限公司进程,实施中粮集团与蒙顶山茶叶交易所的战略合作,壮大四川雅安西康藏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推进企业向集团化、现代化发展,全力打造“雅茶航母”。
开展品牌建设
着力培育大品牌
实施知名品牌引领战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蒙顶山茶”和“雅安藏茶”两大区域公共品牌为基础,以企业品牌为目标,以南路边茶(雅安藏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蒙山茶传统制作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依托,强力推动“公共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联动发展,集中打造以蒙顶甘露为代表的蒙顶山绿茶,雅安藏茶为代表的蒙顶山黑茶,以高山、生态、有机红茶为代表的蒙顶山红茶等品牌的共建共享,打造名牌产品。力争“蒙顶山茶”区域品牌进入全国茶叶区域公共品牌十强行列,“雅安藏茶”区域品牌进入全国黑茶类茶叶区域公共品牌前三行列。
另外,积极开展品牌宣传推介,力争在央视等国家级媒体上宣传蒙顶山茶和雅安藏茶,组织茶企参加国内外茶博会等茶事活动,继续办好第十三届中国·四川蒙顶山国际茶文化旅游节,持之以恒开展“昔日皇帝茶,今入百姓家”雅茶推介活动,争取更多的全国性茶事活动在雅安举办,不断提升“蒙顶山茶”和“雅安藏茶”的知名度。
抓好“茶+互联网”
着力拓展大市场
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大力扶持“茶+互联网”发展,鼓励茶企创新商业营销模式,加快线上线下交易,促进茶叶电子商务快速发展。
加快雅茶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市场渠道拓展工程,加大商业模式及智慧贸易服务创新力度,提升雅茶品牌影响力,扩大雅安在全国茶叶市场的话语权。加强茶业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雅茶全国行”活动,推动雅茶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推动绿色发展
着力培育大健康产业
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加快推进生态茶园提升工程,促进茶园产业组织化、基地标准化、作业机械化、茶旅一体化建设。
实施茶叶初制厂提升工程,加强茶企清洁化建设,促进茶企生产线革命,实现茶叶加工自动化、智能化、清洁化。
实施茶叶标准体系建设工程,充分发挥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四川)作用,完善茶叶质量标准、检测检验和监管体系,建立雅茶产业“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企业自检、消费者查询”的质量安全可追溯服务平台,确保蒙顶山茶和雅安藏茶质量的公信度和核心竞争力。规划建设雅安茶产业集中发展区,围绕茶产业链招商选企,着力引进领军企业到雅安茶产业集中发展区发展大健康产业,推进雅茶产业全链条、全循环、集群、集聚、集约发展,实现发展添活力,经济上台阶,群众得实惠,努力将雅安建成茶业经济强市。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李春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