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政策 保障特困人员衣食无忧——我市决战脱贫攻坚系列报道·低保兜底篇

来源:
2016-08-26 11:03
浏览:
收藏 打印

  〖关键词〗低保兜底

  低保兜底,是指无劳动能力并且无法依靠产业扶贫和就业帮助来实现脱贫的特殊贫困人口和重度残疾人,由民政部门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

  目前,我市正加快完善社会保障救助体系,扎实做好特殊困难群众的关爱帮扶工作,对已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特困人员进行政策扶持。有关工作人员介绍,目前我市有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的贫困人口5136名,贫困残疾人4085名,五保供养农村特困人员4796名。

  现场:

  特困户今年脱贫有望

  8月21日,雨城区凤鸣乡顶峰村2组,烈日当头,气温35℃。

  残疾人、2组村民裴洪云正一步一挪,手拿木耙翻晒玉米。“今年有几十百把斤玉米,太阳大,好晒干。”裴洪云说。

  裴洪云家有两层小楼房,打理得很整洁。晒着玉米的院坝边是一排鸡笼,养着10多只鸡鸭。村民们说,裴洪云身体残疾,但意志坚强着呢。

  裴洪云是重度残疾,行动不便的他又因遭遇突发脑溢血而一度瘫痪在床,现虽好转但留下严重后遗症。他的妻子双手扭曲,也是重度残疾。夫妻俩育有一儿一女——大儿子结婚不久,喜得一对双胞胎;小女儿大学刚毕业。

  “4·20”芦山强烈地震,裴洪云家的房屋被震垮,不得不重建。在灾后重建专项资金的帮助和帮扶单位——雨城区工商联的帮助下,裴洪云夫妇自筹了一部分资金,建了现在的新房。

  因为夫妻俩都是重度残疾,能领取农村低保的最高额,每人每月270元,夫妻俩共540元。裴洪云说,他和妻子在家种点儿蔬菜自己吃,加上低保金,不愁吃了,心里踏实。

  王加贤是顶峰村4组村民,他正在家门口削黄瓜准备午饭。见有客人到来,王加贤端出擦洗得干干净净的茶杯,倒上开水招呼大家坐。

  此前,王加贤在市区亲戚开的店铺里帮忙,由于天气炎热,加之患严重胃溃疡,身体不适,便返回家里。体弱多病的他常年吃药,妻子智障,儿子年幼。他和妻子每人每月有190元的低保金作保障,加上断断续续帮亲戚做活的收入,家庭经济虽然困难,但“吃”的问题已经不是“问题”。

  村委会主任裴文贵介绍,顶峰村是雨城区的贫困村,现有包括特困户裴洪云家在内的7户贫困户共21个贫困人口。今年,顶峰村的茶叶、雪梨发展势头良好,藤椒种植初见成效,争取今年摘掉贫困村的帽子。而特困户裴洪云家有低保兜底,同时村里流转他家3亩土地每年会有一笔收入,加上早些年他家种下的3亩茶叶,裴洪云家有望和村里一起实现脱贫。

  举措:

  今年实现低保政策兜底

  为有效保障像裴洪云、王加贤家一样的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市民政部门正加强脱贫攻坚和农村低保制度的有效衔接工作,全力推进精准扶贫低保兜底工作。

  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目前,市民政局、市扶贫移民局正加快修订完善相关方案,接下来,将对县(区)有关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争取9月底前,县(区)将低保兜底政策宣传到所有贫困户,并由各乡镇按有关标准和政策受理贫困户申请。力争10月1日起,做好申请人家庭经济状况核查、评议和低保对象审核、公示、审批,将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户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力争今年10月实现低保政策兜底。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杨亦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