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创建路 只为吃得更安全——写在雨城区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区)技术考核合格之际
“我们要向你们学习!”自雨城区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区)技术考核合格后不久,9月22日,汉源县相关工作人员来到雨城区农业局学习经验,在参观雨城区北郊镇某养猪场,看到质量安全制度上墙、生产记录完备在册等领先方式时,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自2013年雨城区开展创建工作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区长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领导小组。雨城区政府全面协调创建工作的开展,将创建工作纳入规划,把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多部门和各乡镇密切配合,经过三年的创建,取得了显著成效。
9月14日—15日,省农业厅专家组到雨城区进行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区)的技术考核,查阅了19个档案盒,检查了12个乡镇,得出了技术考核合格的结论。这是对雨城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肯定,也是对雨城区农业局质量安全工作的鼓励。
三级联动检测系统
近日,记者走进雨城区北郊镇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站,在农残检验服务中心检验室内,工作人员李波正在检验刚从农产品基地取回的样本。
农残检验服务中心负责人杨正刚告诉记者,中心每个月从北郊镇的农产品基地随机抽取蔬菜样本20个、茶叶样本10个等进行检测,如果检验出农残超标,则按规定进行后续处理。中心于每月20日向雨城区农业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报送当期检验数据。这几天,中心正在对新鲜上市的白菜、萝卜、青豆进行抽样检验。
“白菜,红星村三组……”杨正刚从蔬菜检验结果记录文件盒里拿出一份表单,上面清晰记录了样品名、抽样地点、农户姓名、检验项目等数据,还有农户的确认签名。
从悬挂在服务站一楼大厅的农产品安全网络化监管体系牌上,记者看到,该体系由镇党委书记和镇长牵头,杨正刚是镇级监管员,每个村组还设置了协管员。协管员由各村组的干部担任,主要负责宣传教育和日常监督等工作。
雨城区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雨城区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区)工作启动以来,建立了区——乡镇——村组的联动体系,在18个乡镇设立了食品安全办公室,签订了目标责任书,食品安全办公室下设农残检验服务中心,每个月农残检验服务中心向主管部门呈报检测数据,主管部门统一监管,建立网格化监管体系。
此外,雨城区农业局农业执法大队还在投入品监管、肉类市场定期巡查方面加强监管,对销售、使用违规药品的企业依法进行处罚。
建立质量追溯体系
点开雅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的网页,选择产品类型,点击相关企业名称,关于该企业的地块总数、种植记录、施肥记录等数据便清晰在目。进入施肥记录的链接,施肥时间、施肥药品、施肥人员等信息一目了然。这是农业主管部门和企业信息交流的平台,也是质量追溯体系的雏形。
雨城区中里镇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袖珍猕猴桃如今已售罄。雨城区农业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相关负责人回忆,袖珍猕猴桃产品包装背后印有二维码,用手机扫入后,可以看见该产品的质量追溯过程。
雨城区大兴镇某肉业公司,市区80%的肉类供应从这里流向市场。从生猪收购、留置、屠宰,到进入市场,该公司都进行了视频监控,留下了影像资料。这是企业建立个性化质量可追溯体系的例子,也是主管部门建立广泛化质量可追溯体系的鲜活资料。
记者看到,在雨城区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区)技术考核意见表专家意见一栏中写着:继续加强追溯系统建设工作,逐步扩大追溯深度、广度。雨城区农业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相关负责人介绍,追溯体系正在建立过程中,相关部门将按照专家意见,把工作做实做好。 实习记者 李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