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县双石镇石凤村积极探索“林下生金”新模式 发展特色产业 助农增收致富

来源:
2025-10-30 09:38
浏览:
收藏 打印

□转载自《雅安日报》

村民管护淫羊藿

本报讯(宋宛融 赵灵杰 市融媒体中心 曹莉雪)近日,在芦山县双石镇石凤村的青山绿水间,一株株翠绿的淫羊藿正在林下蓬勃生长,成为当地一道亮丽风景线。这种珍贵的中药材,不仅是返乡创业青年刘波的“绿色法宝”,更为石凤村“一村一品”建设和中药材产业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

2024年,在外打拼多年的石凤村村民刘波为响应石凤村村委会号召,毅然选择返乡创业。他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条件,将创业目光聚焦于中药材淫羊藿的种植项目上。

在村委会帮助下,刘波流转到50亩闲置山地,并在今年年初种下第一批淫羊藿苗。经过几个月的细心照料,这些淫羊藿长势良好,预计成熟后亩产可达250公斤到300公斤,按现在市场上36元/公斤的价格计算,年收入相当可观。

谈及返乡种植淫羊藿的初衷,刘波说:“芦山的土壤和气候都特别适合种植淫羊藿,且淫羊藿生长周期短,种下去满一年就能收割,种一次能连续收获七八年,价格也高。”看到淫羊藿长势良好,刘波的信心更足了。今年6月,他把种植面积扩大到80亩左右,并持续加强管理,将药材的品质和产量提上去。

种植面积越来越大,需要的人手也持续增多。刘波便在当地聘请村民来帮忙管理,杨绍香就是其中一位。“我们在这儿种药材,挣钱的同时,还能兼顾照看家小。”杨绍香说。

在刘波带动下,不少村民有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还有许多村民也开始种植淫羊藿。展望未来,刘波计划将种植面积扩大至150亩,并希望带动全村共同发展,形成规模化种植。

小小的淫羊藿,正成为石凤村群众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并为当地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淫羊藿种植不仅完善了芦山县的中药材产业链条,更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劲“新引擎”,为构建川藏中药材产业协作基地增添了新的活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