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之言书于墙 文旅融合产业兴——雨城区上里镇共和新村弘扬感恩文化侧记

来源:
2016-08-02 10:38
浏览:
收藏 打印

6月初,上里镇首创小学学生绘画的共和新村。

7月22日,上里镇村民正在参观感恩墙。

  “各地同胞知了情,纷纷解囊献爱心,整齐宏伟的新村,灾区人民倍感恩。”近日,65岁的雨城区上里镇村民景联民来到上里共和新村的感恩墙前,看到张贴在墙上的自己写的歌词,情不自禁地哼唱起来。

  上里镇感恩墙不仅展示了村民们的感恩情怀,也展示了上里镇灾后恢复重建以来的历程和取得的成效,成为上里镇对外展示的特殊“窗口”。

  感恩墙

  汇聚村民感恩心

  灾后重建以来,美丽的新村在雨城区上里镇拔地而起,高标准的农业基地铺展开来,景联民深深感到党和政府的大爱,有感而发,写下了感恩的歌词。

  “根据歌词,我们谱写了欢快振奋的歌曲,村里跳广场舞的伴奏就用它。”景联民是上里镇老年协会的成员,他和他的老年朋友们每天晚上载歌载舞,用美妙的舞姿表达感恩,歌颂生活。

  感恩墙上,不仅汇聚了景联民等唱歌爱好者的情谊,还展示了上里镇孩子们的质朴感情。上里镇首创小学四年级学生景文涛和郑雨婷,用画笔画出他们心中的共和新村。在他俩的笔下,共和新村的古朴牌坊、美丽房屋、宽阔道路,沐浴在耀眼的阳光和斑斓的彩虹里。

  “我喜欢共和新村,因为它很美,而且还有游乐园。”景文涛说,感谢叔叔阿姨给我们修了新村,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快乐。

  孩子们对新村的喜爱在共和新村自管委负责人杨学礼处得到印证。“孩子们几乎每天都要在游乐园玩到晚上七八点钟,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感恩墙

  展示上里重建历程

  “通过感恩墙回顾过去,让感恩情深植心中。”驻足感恩墙前的村民们说。

  走近感恩墙,在灯光的营造下,上里镇的抗震救灾和重建历程历历在目。

  在“我们展开了一场生死救援”的主题下,一张张生动的照片展示出干部群众团结一致、奋力救援的大爱。

  在重建主题下,一个个重建项目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展示着雨城区上里镇干部群众众志成城,攻坚克难的信心和勇气。

  三年攻坚换来喜人的局面。在“我们多姿多彩的新生活”的主题下,一张张奋发向上的脸庞在照片中呈现,一处处生机勃勃的产业在画面中铺开。

  共和新村村支部副书记景兴浩说,在上里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共和新村以茶产业为主,共种植茶叶3300亩,新村建设突出自然田园格局,欲将新村建成田园风情为主的旅游新村。

  从感恩墙上还可以看到,整个上里镇的产业发展让人欣喜。在产村相融的理念下,该镇的新村配套发展了茶叶、苗圃、食用菌等产业,还串联起茶产业生态文化旅游经济走廊,打造了农耕文化主题公园。该镇还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集约化、规模化的现代化经营模式,增加农民的增收渠道。

  利用灾后恢复重建成果,如今,上里镇围绕古镇核心区、产业复线、新村聚集点等,正着力打造集生态、文化、观光、休闲、体验于一体的全域化旅游乡镇。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李璐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