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法治、感恩月岗新村——记名山区解放乡月岗新村法治文化进新村建设

来源:
2015-08-04 09:45
浏览:
收藏 打印

  在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办公室于7月22日公布的通过验收的全市第一批法治文化进新村聚居点中,名山区解放乡月岗新村榜上有名。

  与全市其他25个通过“法治文化进新村聚居点”检查验收的新村一样,月岗新村通过灾后恢复重建建成的各种基础设施,正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围绕着这些基础设施,以法治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为切实提高群众的法治意识,以点带面推动名山区解放乡的法治建设,起着积极的作用。

  同样是新村聚居点,同样是法治文化进新村,月岗新村在打造法治文化示范阵地、开展法治文化宣传方面有着哪些特色?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来到了名山区解放乡。

  将感恩和法治融合体现法治新村特点

  名山区解放乡没有处于交通主干道上,从新店镇沿着一条8米宽的通乡公路,行车十多分钟才能到达。

  “解放初期的解放乡,土匪横行,就在这里还发生过著名的‘月岗战役’,很多革命烈士将鲜血洒在了这里,他们用生命守护了一方的安宁。”解放乡人大主席吴荣毅介绍说,“解放乡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

  正是在这样光荣的革命传统洗礼下,解放乡人民始终心怀感恩之心,他们深知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没有革命先烈的英勇献身,就不会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2013年4月20日,突发的地震让解放乡受灾严重。就在受灾群众看着自家被震损成为危房而一筹莫展的时候,党和政府关心关怀,一个全新的月岗新村蓝图让受灾群众看到了过上幸福新生活的希望。

  现在,月岗新村里随处可见感恩教育和法治宣传的展板和标语。

  吴荣毅说:“围绕着月岗的红色历史,我们将感恩教育和法治宣传有机融合在一起,让群众常怀感恩之心,学法、守法、用法,共同创造一个和谐、平安的社会环境。”

  在月岗新村的宣传栏和小广场周边,感恩教育和法治宣传的内容十分丰富,既有法治谚语又有法治故事,既有感恩标语又有依法治理公示栏……通过这些宣传载体,群众不仅能够学到法律知识,更能够实际参与到新村的管理中,互相监督、共同维护新村和谐的社会环境。

  “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我们修建了比以前更好的房子。有了比以前更好的居住环境,没有理由不常怀感恩之心。”正在月岗新村小广场上锻炼的一位村民说,“你看这个小广场,各种健身设施都十分齐备,这在以前是根本不可能有的。”

  如果说,灾后恢复重建建好了月岗新村的各种基础设施;那么,法治宣传教育则是为依法、有序管理新村提供了软件保障。

  “一切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来,任何事情都在法治的框架下进行处理,只有这样才能让群众感到公平、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正是在这样的理念引领下,月岗新村建立了自管委、制定了村规民约,将新村的管理纳入到依法治理的框架之下。

  现在的月岗新村,群众的法治理念不断提高,遇到的矛盾纠纷能够及时化解,广大群众自觉维护生活环境,“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在这里成为大家的共识。

  “三台”连“两心”坚持群众路线走出新路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解放乡就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坚持群众路线,积极创新自选动作,搭建了一个文化平台、一个舞台和一个讲台,通过“三台”连党心聚民心,并将法治的元素融入其中,走出了法治新路。

  6月下旬,一台围绕庆祝“七一”建党节的文艺演出活动在月岗新村的小广场上举行。活动除了表演文艺节目,还穿插法治文化宣传、知识竞答等环节,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娱乐中宣传法治,在欢声笑语中增长法治知识。

  据了解,解放乡自制了《月岗之上》刊物,每期600本送到全乡党员干部手中,并通过党员干部向广大群众传阅,通过这样的一个文化平台,用文字感动心灵。同时,解放乡还成立了文联,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通过这样的一个舞台用艺术打动心灵。此外,解放乡着力打造12个文化院落、1个文化公园、1个文化广场,通过一个讲台,用故事感动心灵。

  在推进依法治理工作中,解放乡正是利用这些载体,通过群众喜欢看、看得懂的文字和文艺演出,在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让大家学到法治知识,提高法治意识。

  现在,解放乡正在实施一个更大的“十里文化长廊”工程,以月岗新村为重要节点,结合穿境而过的蒲名路(蒲江至名山公路),从东端与红星交界处一直延伸至西边与新店交界处,通过对环境的打造和文化元素的融入,在使城乡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的同时,让群众在耳濡目染之间进一步提高文化水平和法治意识。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