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 路在何方?——2012雅安茶产业发展综述(三)
冬天已经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也许一般的人对这句话早就已经“免疫”了,但对雅安众多的茶企,尤其是绿茶企业的负责人来说,这句话无疑是“当头一棒”,提醒他们:是时候考虑和规划来年的工作重点,为企业制定新的奋斗目标了。但每当此时,茶企负责人难免会有疑问,究竟该怎么规划,企业才能实现突破,才能更上一层楼?产量和产值,品牌和产品,如何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成为茶企负责人眼下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未来,敢问路在何方?
产量和产值 孰轻孰重
雅安境内山峦起伏、溪河密布,独特的生态优势,多雨、多雾的湿润气候,特别适合茶树生长。截至今年年底,我市茶园面积已经达到67.96万亩,茶叶鲜叶加工产量已经超过6.8万吨,涉茶综合产值超过50亿元,产量、产值均居全省第一位。
所谓“胜不骄败不馁”,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还应更多地看到我们与外地的差距。
从总体上分析,整个四川的茶产业都存在这样的问题:茶叶精深加工滞后,茶叶利用率低,附加值不高。同时,尽管茶产业的规模在不断壮大,但经济效益并不理想。雅安茶产业发展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
因此,茶企会疑问:产量和产值,究竟孰轻孰重?
若按照常规的看法来说,产量大,产值自然就高。难道雅安茶产业也是如此吗?
每年到春茶采摘的时候,大量外地茶商涌进雅安,直接收购茶叶鲜叶或者初加工茶叶产品。由此,在很多人的眼中,雅安就是一个“生产队长”,为其他春茶上市晚的地方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料”,而这些“原料”摇身一变,价格就会翻几番、利润也随之增加好几倍。简单地说,雅安是把利润最丰厚的部分拱手让人,留给自己的仅仅是出售原料得到的微薄收入。
不难看出,雅安茶产业的产值还具有很大的上升空间。由此可以肯定一点,在产量一定的情况下,提高产值更加重要。
简单说来,产值跟产品附加值有很大关系。所以,如何提高产品附加值便成为雅安茶产业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方面,就单纯的茶叶产品而言,提高其附加值的关键在于品牌和名气。因此,要实施名牌精品战略,狠抓品牌建设,培育知名大品牌。
另一方面,开展茶叶精深加工,开发高附加值的茶叶精深加工产品也是提高茶产业产值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茶叶精深加工是一个正在兴起的新产业,不但拥有巨大的增值潜质,也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茶越来越多地被用到食品、医药等行业的研究。所以,对于这块“处女地”,雅安同样具有开发的资格。而且,雅安若是走在前面,必将成为行业的领跑者。
品牌和产品 谁是老大
跟产量和产值的关系一样,品牌和产品也不能够完全分离、互不相干,而应该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
“以质取胜”、“质量求生存”……诸如此类的话已经再熟悉不过了。但是,如果没有品牌、没有名气,质量再好的产品也会滞销。任何一个产品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必须打好质量这张牌,就必须做名牌、做精品,努力实现产品的优质化和品牌化。
雅安目前已经形成了“蒙顶山茶”和“雅安藏茶”两大区域品牌。如何把这两个品牌打响、打亮,除了政府要统筹协调、大力支持而外,企业自身对品牌的塑造也不能忽视。
对政府而言,要组建一支精湛的领导队伍,统筹协调,把涉及茶产业发展的各个部门联合起来,明确产业发展政策和产业发展规划,集中精力和资源,大力支持企业发展。同时,在对外宣传上,要坚持统一形象、统一口径,抱团出击,把“蒙顶山茶”和“雅安藏茶”两大区域品牌叫响、叫亮。
此外,政府还需要在茶叶科技创新方面加大投入,利用创新技术为茶产业发展带来机遇。
对企业来讲,首先要树立“以质取胜”的观念,狠抓产品质量。当前,人们对产品质量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企业轻视产品质量,必然会导致失去顾客、失去竞争力、失去市场。因此,在企业方面,要制定茶叶产品标准,以此规范产品质量。同时,企业之间还可以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茶叶质量评比,通过对比找差距,力求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
同时,大力开发茶叶特色产品,寻求差异化经营,吸引消费者的目光。
值得注意的一点,在生产的过程中,始终要以市场为导向,时刻关注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根据变化调整产品生产思路。否则,产品质量再好、品牌再牢固,都不会赢得消费者的欢心。
记者 李春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