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雅字号” 生态“雅品牌”——全市农业产业发展迈向大跨越

来源:
2014-08-12 08:56
浏览:
收藏 打印

  作为一个农业大市,雅安农业资源十分丰富,拥有雅茶、雅林、雅果、雅药等八大主导农业产业。紧抓灾后重建机遇,我市确立了重点发展雅茶、雅林、雅果、雅药、雅(畜)禽等五大重点生态农业产业,积极发展雅蔬、雅椒、雅鱼(水产)等特色产业,着力打造“雅字号”生态农业品牌的发展思路。

  “5+3” 重点特色农业

  “抓住灾后农业产业重建机遇,全市将重点发展雅茶、雅林、雅果、雅药、雅畜(禽)等五大重点生态农业产业,积极发展雅蔬、雅椒、雅鱼(水产)等特色产业,着力打造‘雅字头’生态农业品牌。”市委农工委经济发展科科长熊万和介绍,在产业发展布局上,我市坚持农业农村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理念,进一步优化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布局,突出集中连片发展,坚持点、线、面相结合,实现农业产业连点成线、连线成片、连片成面。

  五大重点生态农业产业中,雅茶将以北部六县(区)为发展重点,计划到2016 年茶叶面积发展至80万亩,综合产值达到120亿元;到2020年发展至100万亩,综合产值达200亿元,实现“双百”目标。

  雅林将以北部六县(区)为发展重点,计划2016年商品林地面积发展到680万亩,综合产值达到130亿元;计划到2020 年发展至 700 万亩,综合产值达到200亿元。

  雅果以南部汉源县、石棉县和北部雨城区、名山区为发展重点,大力发展“两桃两果”(即:大樱桃、猕猴桃、黄果柑、干果)品牌农业,计划到2016 年发展至70 万亩,产值达到 20 亿元;计划到2020年发展至100万亩,产值达到30亿元。

  雅药以宝兴县、荥经县和芦山县为发展重点,计划到2016年发展至30万亩,产值达到4亿元;到2020年产值达到10亿元。

  雅畜(禽)以林下生态养殖为发展重点,计划到2016年产值达到40亿元,到2020年产值达到50亿元。

  “232+35” 幸福美丽新村

  按照“兴业、家富、人和、村美”总体要求,坚持一村一品、一乡一特、产村相融理念,今年我市将建成35个幸福美丽新村,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俗文化、乡村情趣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灾后幸福美丽新家园。

  灾后重建,全市将建设232个新村聚居点。在进行灾后重建新村聚居点规划建设工作中,各县(区)紧抓灾后重建重大发展机遇,积极将灾后恢复重建与新农村建设、旅游开发结合起来,按照幸福美丽新村和旅游产业发展的要求,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水平打造新村聚居点。

  “每一个新村,都将结合自身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围绕新村建设培育主导产业,强化新村产业支撑,奠定富民增收的基础。”市委农工委新农村建设科科长胥强介绍,除产村相融外,围绕“3+1”生态文化旅游长廊建设,各新村也积极推进第三产业发展,坚持农旅结合、一三互促,大力发展现代休闲观光农业,为新村居民致富增收拓宽道路。

  3+1 生态文化旅游长廊

  按照统筹城乡要求,结合市委三届七次全会精神,紧抓灾后重建重大历史机遇,我市坚持以生态为引领,以一、二、三产业互促相融发展为目标,强力推进农业农村旅游融合发展,精心打造“3+1”四条生态文化旅游长廊,致力于带动全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3+1”生态文化旅游长廊,即百里生态茶文化旅游长廊、百里生态猕猴桃文化旅游长廊、百里金果产业长廊、全国最大的雪山观景台旅游观光线路。

  百里生态茶文化旅游长廊,跨雨城和名山两区,覆盖名山茅河、双河、百丈和雨城区上里、中里、碧峰峡镇等乡镇。该长廊全长99公里,以茶产业经济带建设为主,结合灾后重建新村聚居点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打造形成百里生态茶文化旅游经济带。

  百里生态猕猴桃文化旅游长廊,跨天全、芦山、宝兴三县,覆盖天全多功,芦山飞仙、思延和宝兴灵关等乡镇。该长廊全长70公里,以猕猴桃产业经济带建设为主,辅以中药材、茶叶、山药、林下养殖等产业,结合灾后重建新村聚居点、幸福美丽新村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着力发展现代休闲观光农业,打造形成百里生态猕猴桃产业经济带。

  百里金果产业长廊,跨汉源和石棉两县,覆盖汉源九襄、清溪、前域和石棉安顺等乡镇。该长廊全长200公里,以梨、苹果、大樱桃、黄果柑等特色水果和核桃干果为主,结合灾后重建新村聚居点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大力发展“花卉节”、“采果乐”等休闲观光农业,打造形成百里金果产业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