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兴县: “小药材”长成“致富树”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来源:
2025-07-31 09:29
浏览:
收藏 打印

□转载自《雅安日报》(周浩毅 李玲 市融媒体中心  徐怡)

工人对黄柏进行粗加工

盛夏时节,宝兴县的中药材产业与烈日同辉,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火热态势。眼下正值黄柏皮采收旺季,陇东镇赶洋沟村的青山绿水间,处处弥漫着中药材的独特芬芳,一幅“药材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图景正徐徐展开。

近日,记者走进四川本草康瑞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的加工车间,只见待加工和晾晒的黄柏皮堆积如山,工人们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进行剥皮、切片、晾晒、烘干等工序,机器设备持续运转,现场一派繁忙有序的劳作景象。

“赶洋沟村中药材资源丰富、品质优良,公司主要回收当地产的黄柏皮。由于黄柏皮需趁鲜刮去粗皮,回收后就地进行粗加工,再送往总公司精深加工,最后销往全国各地。”该公司生产车间负责人周士杰介绍,目前黄柏皮日均产量约5吨,通过就地回收加工,能最大程度保留药材有效成分,确保原料品质稳定。除黄柏皮外,该公司还会根据季节特点,就地回收加工川牛膝、杜仲、云木香、厚朴等多种中药材。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宝兴县中药材种植总面积达10.9万亩,总产量1.495万吨,总产值突破2.18亿元,“小药材”已逐步发展成为支撑地方经济的“大产业”。

产业发展的红利不仅体现在数据上,更转化为村民家门口的就业机会。“高峰期企业用工约40人,平时也有20人左右稳定务工。”周士杰说。

如今,这株承载着乡土记忆的古老中药材,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致富树”,为村民带来了红火的好日子。展望未来,宝兴县将进一步优化中药材产业布局,延伸完善精深加工链条,持续带动更多群众增收致富,让“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金山银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