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来“金融活水” 助力乡村振兴 ——我市持续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金融动力
近期,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强调要加大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金融资源投入,推动现代乡村服务业和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发展。同时,提出要加大中长期贷款投放,合理满足农业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建设融资需求。
如今,乡村不再是单一从事农业的地方,而是成为人们创新创业、生活居住的新空间,乡村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也日益凸显。近年来,我市金融信贷投放持续向乡村休闲旅游、文化体验、农村电商、现代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倾斜,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金融动力。
我市茶产业带一隅
扶持特色产业发展
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金融工作也提出明确要求,健全政府投资与金融、社会投入联动机制,鼓励将符合条件的项目打捆打包按规定由市场主体实施,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按市场化原则更多投向农业农村。
近年来,我市金融机构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加大对“三农”领域的金融支持,今年一季度,全市涉农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8.9%。
近日,走进四川蒙顶山雾本茶业有限公司的茶园基地,一排排茶树绵延起伏,茶香沁人心脾。该企业拥有茶园2200亩,还成立了茶农合作社,并以高于市场价10%的价格收购合作社社员采摘的茶叶,在年底还会向大家提供10%的盈利分红,社员还可以在茶园务工。“因为有银行的支持,企业发展才有了更多底气。”四川蒙顶山雾本茶业有限公司创始人乔琼说。
金融“活水”助力乡村振兴,不是大水漫灌而是精准滴灌。以往,农业生产风险高,农业经营主体特别是普通农户,因普遍存在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弱、缺少抵押物等原因,难以得到信贷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产业发展。如今,金融机构根据当地产业发展情况,不断创新信贷产品,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普通农户投身农业生产的创新创业热情也得到不断释放。
“我们根据名山茶产业情况,成立了一支专门的团队来服务茶产业发展,并开发了‘春茶快贷’产品,突出一个‘快’字,快审、快批、快贷,最快当日就能拿到贷款,助力茶产业迅速发展壮大。”四川农信雅安农商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行还以蒙顶山相关产业为中心,结合月亮湖、牛碾坪、百丈湖等乡村旅游、民宿发展的实际,推出“茶旅融合贷”“蜀青振兴贷”“乡村振兴·产业信用贷”等特色产品,为305家景区商户、民宿等提供“惠支付”扫码收款服务,并帮助11家特色民宿入驻四川农信“惠生活”电商平台。
此外,省农担公司雅安分公司联合邮储银行雅安分行,利用“支农快贷”全新产品,由银行全部承担担保费,“真金白银”提振农业企业(农户)发展信心。两家机构“总对总”深度接洽,对存量涉农贷款进行全面梳理筛查,初步形成“支农快贷”业务“白名单”,并通过业务专题培训进一步统一办理标准、明确操作流程、规范资料报审,同时成立“督导小组”驻点县(区)支行推进业务开展,提供“一次受理当场办结”的高效服务;雅安市商业银行大力支持文旅项目建设,向石棉县体育休闲温泉中心建设项目投放8300万元贷款……
挖掘乡村多元价值
农房变客房、劳作变体验……如今,广袤乡村内的优美环境和良好生态成了稀缺资源,农村
雨城区上里镇既是旅游重镇,也是雨城区的农业大镇,无论是种植还是养殖,上里镇都有拿得出手的产业。
“他是很能干的一个人,手里还有3项发明专利。”在上里镇,严蕴泉的名字很多人都知道。走进严蕴泉经营的家庭农场,一排排果蔬整齐划一,品种繁多的农作物长势喜人。“我想为乡村振兴做点贡献,让这片土地更加兴旺。”严蕴泉说,起初他在修建农场的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资金问题成了最大的“拦路虎”。
银行机构了解到该情况后,便利用央行再贷款资金,为严蕴泉办理了低成本的“助农振兴贷”和“个人生产经营贷”,综合授信200万元,目前用信100万元,综合成本仅3.8%。
盛夏时节,位于雨城区碧峰峡镇碧峰村的云上听水民宿,其受欢迎的程度依旧不减。“这里很凉爽,尤其是晚上都不用开空调。”成都游客张先生说,周末带着家人来碧峰峡游玩,早上逛风景区,下午去动物园,晚上就在景区附近入住云上听水民宿,这里环境好、服务好、设施好,给他们的旅途留下了一段美好记忆。
云上听水民宿
“当时需要投入500万元,我把所有积蓄拿出来,却还差200万元。”云上听水民宿负责人田济说,在向多家银行贷款都因抵押物不足遭拒后,他一度无计可施。就在此时,省农担公司雅安分公司根据实际情况,为田济量身定制担保方案,为其提供信用担保贷款200万元。
“真是雪中送炭!”田济说,通过对民宿的打造提升,如今民宿营业收入较改造升级前增长了120%。
无独有偶。民宿产业同样是汉源县最具特色的区域块状经济之一,借助当地优质的自然资源,民宿企业发展也成为该县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推手。伴随着汉源县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该县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加快乡村振兴建设,推出了“政府+银行+担保公司”的“农担贷”,通过对优质民宿企业提供一站式、链条式金融服务,有效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探索发展数字商务
《指导意见》提出,要依法合规加强与电商企业合作,探索建立健全信用评级、业务审批、风险控制等信贷管理机制,支持“数商兴农”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建设,助力发展电商直采、定制生产、预制菜等新产业新业态。
近年来,我市持续推动移动支付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移动支付+”智慧场景模式,因地制宜打造镇域“智慧出行”“智慧缴费”“智慧旅游”等创新应用项目,并依托云闪付、手机银行APP等平台持续畅通本地特色农产品“出村进城”销售支付渠道,加大信贷投放支持龙头企业发展休闲农业、体验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农业与文旅、教育、康养、电商等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农村
邮储银行雅安市分行联合中国邮政雅安市分公司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打造农村电商服务体系,持续加强农村电商渠道建设运营。该行在名山区结合邮政村级便民服务站点,建立农村电商标准化示范点,着力打造集“网络代购+平台批销+农产品返城+公共服务+普惠金融+物流配送”六位一体的邮政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体系。
同时,依托自建的“邮乐网+邮乐小店”线上渠道,提供农产品包装、销售信息发布、客户意见收集等增值服务,将名山区的特色农产品触网销售,有效推动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实现了百姓受益、政府满意、企业发展、农户增收、多方共赢的目标。此外,在农村电商体系打造过程中,邮储银行雅安市分行还将移动支付贯穿整个电商服务流程,为广大农村群众提供条码收单、银行卡受理、线上支付等多渠道、全方位的支付服务。
秉承“支付为民”理念,我市不断推进移动支付下沉,深化支付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移动支付服务惠及更广泛人群。以“乡村金融综合服务站(点)+金融联络员”为补充,全市实现每个乡镇及行政村至少有1个乡村金融综合服务站(点),每个乡镇和行政村至少配备1名金融服务联络员,建设一个多层次、立体式、全覆盖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提升农村金融综合服务水平。
每个服务站还加载电子商务功能,搭建商品展示区、客户体验区,为村民提供日常消费品采购、农产品收购及外销、农资代购及配送、农村地区物流代收代办等服务,着力打造成“一站多能、一网多用”平台,切实有效提升广大农民不出村、不出乡(镇)的支付服务幸福感。
雅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蒋阳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