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经县泗坪乡: 探索“森林药材”产业模式 打造乡村振兴“泗坪样本”

来源:
2024-10-22 10:07
浏览:
收藏 打印

本报讯  森林郁郁葱葱,林下大有可为。近日,记者从荥经县泗坪乡获悉,该乡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念,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探索“森林药材”复合产业模式,推动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打造乡村振兴的“泗坪样本”。

荥经县泗坪乡断机村官家山“森林药材”产业园区

暮秋时节,走进泗坪乡断机村官家山“森林药材”产业园区,眼前却是如春时那般生机勃勃。放眼望去,漫山成片的当归长势喜人,就连空气中也弥漫着药香,沁人心脾。行至其旁新开出的药材地,在此务工的村民们正忙碌着栽下芍药幼苗,演奏着属于秋日大地的发展乐章。 

泗坪乡森林覆盖率达83%,并有45%区域划入大熊猫国家公园一般区域。而优良的自然环境,也赋予了这里发展特色绿色经济的先天优势。

因地因时制宜,本就有着中药材种植传统的泗坪乡,近年来大力推进“森林药材”复合园区建设。截至目前,该乡已形成官家山、漆树沟等多个药材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5000亩,品类包括黄柏、当归、黄连等。

值得一提的,还有泗坪乡采用的“30+5+1”标准化种植模式。“该模式在保障森林资源时,不仅带动了全乡中药材产业发展,还有效促进了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泗坪乡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既确保了在利用过程中兼顾生态保护,也为特色产业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

“一棵草”种进森林里,激发了“绿水青山”新活力,“一角钱”留在集体里,则让村民共享了发展红利。

坚持“农民受益、集体增收”的原则,泗坪乡通过“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运营模式,探索多元化增收路径。土地流转方面,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流转村民零星土地,再转包给市场主体经营,保证了土地的高效利用。以官家山农业产业园区为例,仅土地流转费一项,每年就可为村民增加收入10万余元。

另一边,泗坪乡集体经济组织还以集体资产入股企业,通过中药材销售实现持续收益。

“企业每出售1斤中药材,就会将0.1元留给村集体,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收30万元。”泗坪乡断机村党支部书记车国兵透露,500亩中药材的扩面种植,计划11月底完成。“未来,村里还会进一步扩大中药材产业规模,带动村里和邻村更多村民可持续增收致富。”

一条正完善的产业链,也将为这里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注入更多活力:在建园区产业链涵盖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和药旅融合等多个环节,建成后预计综合产值将突破2000万元;计划建设2.5公里长的中医药科普长廊,展示泗坪中药材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乡村经济和文化双繁荣……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林’文章,做活‘林’经济,提升‘林’效益。”泗坪乡政府相关负责人说,目标明确,实现可持续林下生金、生态富民。

  李航 吴宏 本报记者 孙振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