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全县召开庆祝第35个教师节座谈会
9月9日上午,天全县召开庆祝第35个教师节座谈会。天全县委书记余力出席会议并讲话,天全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陈颖、县政协主席李家顺、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洋仁敏、县政协副主席柏月东、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部分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受表扬先进集体和个人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天全县委副书记、县长郑胡勇主持。
余力代表天全县委、天全县人大、天全县政府、天全县政协向辛勤工作在教育战线上的全县教育工作者致以节日的问候,向为全县教育事业做出贡献的离退休老教师表示亲切的慰问,向长期关心支持天全教育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当前,正值全县上下推动天全高质量发展、建设生态经济强县的关键时期,天全教育事业正如火如荼、方兴未艾,我们既要看到教育发展取得的成绩,同时也要看到天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广大教师要继续压紧肩上的担子,继续鼓足干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余力强调 ,要常立育人之志,不断坚定理想信念。一个优秀的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要把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绝对忠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教师之志,传“大学之道”、授“立身之业”、解“人生之惑”,感染学生、教化学生、指引学生,使他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受到深远影响,立志追逐梦想、追求卓越。
余力要求,要常修为师之德,不断增强个人修养。广大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涵养高尚道德情操,保持健康生活情趣,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用道德力量感召学生,用人格魅力默化学生,用言传身教滋养学生,实现对学生文化和人格的双重塑造。
余力强调,要常思笃学之道,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希望广大教师勤于学习,苦于钻研,精于业务,因时而异,因材施教,中外相比,古今相较,努力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成为精于教学、善于育人的行家能手。
余力要求,要常怀仁爱之心,不断绽放爱的光辉。广大教师要胸怀大爱,心存仁爱,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情感,包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在学生心中播撒善良、正直、快乐的种子,真正做到温暖人心、点燃希望。办好天全教育,需要全县上下共同关心、支持教育,需要有关部门凝心聚力,共同守望、不断擦亮天全教育这块金字招牌。
余力强调,要共同营造尊师重道的良好氛围。宣传部门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大力宣传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意义、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先进事迹、教育战线上的优秀典型,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教育主管部门要搞好调查摸底,摸清天全教育的“家底”,善抓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进一步厘清天全教育的方向、思路,抓住校长这个关键环节和关键力量,精准发力推进天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同时,加强人文关怀,让老师们在天全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真正让教师成为社会最受尊重的职业。
余力要求,要不断加大天全教育的资金投入。县委、县政府将始终把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放在首位,在落实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优先安排、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事业发展。财政、发改等部门,可以在教育项目申报时着重对学前教育、薄弱学校改造等教育基础设施进行安排,着力确保财政教育投入“三个增长”落实到位;财政、税务、金融、国土等部门,可以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引导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出资办学、捐资助学,拓宽教育经费来源渠道,逐步形成政府支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教育投入新格局。
余力强调,要持续释放天全教育的改革活力。必须增强创新、创先、创优意识,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教育职能部门要立足自身内部,强化队伍能力素质建设,强化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教育事业各方面的改革。
就贯彻落实会议精神,郑胡勇强调,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天全发展源于教育,三尺讲台,关乎未来。全县上下要坚持高标准、高目标。凝心聚力,把天全教育作为最有价值、最有希望的产业进行培育,让“学在天全”成为318线上响亮的教育品牌。县委、县政府要围绕天全建成“立足雅安,辐射康藏”的川西区域教育中心的目标而持续发力。教育工作者要以教育、教书育人为核心,顺应教育新要求,顺应群众新需求,在三尺讲台上守望青春,不忘初心,敢于争先。要正视差距,立足补短。政府和政府部门要以实际行动关心关注教育,关心关爱老师。县政府始终把教育作为全县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工程,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喊在嘴上,落实在行动上;始终坚持再难不能难教育,支持教育的力度不减,每年财政在教育投入上只增不减,每年为天全学校建设办一件实事;始终坚持再苦不能苦老师,再苦不能苦孩子,保障老师待遇,每年为老师和学生办一件实事。
会议还介绍了全县教育工作情况,宣读了《中共天全县委 天全县人民政府关于表扬“二郎山下最美教师”、教书育人先进集体、优秀教育管理干部、尊师重教先进集体和个人的决定》,组织教书育人先进集体代表、“二郎山下最美教师”代表、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部分成员单位代表做了交流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