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四人民医院学习困难门诊开诊 专业助力孩子突破学习困境
李雨辉正在接诊
□本报记者 周代庆
8月11日,市第四人民医院学习困难门诊正式开诊。这一举措不仅是医院落实“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的重要实践,更为面临学习困境的孩子及家庭带来了转机,专业的诊疗方案填补了区域内儿童学习困难干预领域的服务空白。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儿童发展关注度的提升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学习困难已成为广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约有10%的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习困难,这一现象引发了家长和社会的普遍焦虑。
孩子上课走神、作业拖拉、一提学习就发脾气……这些看似“不努力”的表现,背后往往隐藏着复杂的原因。市第四人民医院心理医学三科主任李雨辉介绍:“学习困难并非简单的‘笨’或‘不努力’,它是一类由多种因素引发的综合征。从神经发育障碍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到情绪障碍、网络沉迷,再到家庭和学校环境影响,都可能导致孩子学习困难,学业成绩长期、持续落后于同龄同年级水平。”
此前,由于缺乏专门的诊疗渠道,许多面临学习困难的孩子要么被家长误认为“态度问题”严加管教,要么因症状复杂被归入成人精神卫生门诊,不仅难以获得精准干预,还容易让孩子和家长产生“病耻感”。此次学习困难门诊的开设,正是针对这一现状的积极回应。
“学习困难门诊的设立,首先实现了儿童与成人患者的有效分流。”李雨辉介绍,这种分流不仅能让诊疗资源更集中于儿童群体的特殊需求,更重要的是,能降低家长和孩子的心理负担。
在既往的诊疗模式中,孩子因学习困难问题被带到精神卫生相关门诊时,家长往往会有“孩子是不是心理有严重问题”的焦虑,孩子也可能因周围环境而产生抵触情绪。而专门的学习困难门诊则明确传递出“学习困难是可干预的成长问题”这一信号,让家长和孩子能更坦然地面对问题、接受帮助。
李雨辉举例说:“有些孩子其实只是因为学习压力大,出现诸如焦虑、抑郁等情绪,伴发各种躯体不适,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家长更倾向于将孩子带往综合医院就诊,但可能会因评估不聚焦而延误干预。现在,学习困难门诊能让这类问题得到更直接、更精准地处理。”
市第四人民医院学习困难门诊的核心优势在于“精准评估+个性化干预”的全流程服务。
在评估环节,门诊通过系统化的病史采集、标准化测评工具,全面考察孩子的智力水平、学习能力、注意力、记忆力,同时兼顾情绪状态、心理健康及家庭、学校环境,从而精准定位学习困难的根源——是神经发育层面的问题,还是情绪、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基于评估结果,门诊会为每个孩子定制个性化的干预方案。李雨辉介绍,干预手段涵盖多个维度,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以及物理治疗。特别是前沿神经调控技术经颅磁刺激的开展,极大程度减少了药物的使用。
“我们的目标是让孩子在最少干预的情况下实现最大进步。”李雨辉表示,门诊医师会跟踪孩子的进展,动态调整方案,确保干预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孩子正常生活的影响。
该门诊由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组成专业团队,团队成员不仅在学习困难评估与干预领域经验丰富,还擅长处理儿童情绪与行为障碍、睡眠障碍等相关问题,能为孩子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目前,市第四人民医院学习困难门诊时间为每周一、二 09:00-12:00,周三至周五09:00-12:00,13:00-17:00(节假日另行通知),就诊对象包括疑似神经发育障碍引发学习困难的学生;因情绪障碍、游戏成瘾等导致厌学、拒学的学生;因家庭或学校环境适应困难影响学习的学生。
“每个孩子都有无限潜力,学习困难只是成长路上的一道坎。”李雨辉表示,市第四人民医院将以学习困难门诊为支点,持续深化“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的各项举措,用专业与温度护航孩子们的成长,让更多孩子突破学习困境,绽放成长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