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力量绘蓝图 立足产业助脱贫——雅安市金融扶贫系列报道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雅安市分行篇

来源:
2016-12-21 10:54
浏览:
收藏 打印

邮储银行雅安市分行相关领导看望慰问帮扶贫困户。

扶贫日当天,邮储银行雅安市分行组织开展为贫困村捐款活动。

今年2月26日,刚过完大年的石棉县丰乐乡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带着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雅安市分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雅安市分行”)资助的21600元前往汉源实地考察,开展今年的脱贫攻坚工作。

“工作人员用这笔钱为花椒基地采购了18000株花椒苗,丰乐乡田湾村朱家坪的160亩花椒种植基地的种苗有着落啦!”这个好消息在邮储银行雅安市分行定点帮扶的贫困村石棉县田湾村中传开,当地群众拍手称赞。

一年过去了,朱家坪花椒种植基地里的花椒苗生长情况良好,地里一排排笔直的花椒苗,为这个村带来脱贫致富的希望。

脱贫故事

种养破题助脱贫

田湾村缺技术劳力的柳富贵家,因病致贫的梅金全家,身有残疾的柳锡录和柳锡明家是邮储银行雅安市分行精准帮扶的对象。

“走,我带你们去看看今年我家养的鸡和猪。”柳锡明执意要带着大家去他家的“养殖区”看一看、瞧一瞧。“在邮储银行雅安市分行的帮扶下,今年自己家的变化大,整个田湾村的变化也大。”柳锡明指着院子里的鸡和猪开心地说。

柳锡明家共有三口人,妻子常年在家务农,儿子念完初中后和同村的小伙子一起外出打工。去年,柳锡明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2500元,一家人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以前别人问我家在哪里,我都不好意思说,是我把这个家给拖累了。”柳锡明一直想为这个贫困的家多做贡献,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出去打工,发展养殖又缺技术和资金,一直没有收入来源。

精准帮扶工作持续了一年,柳锡明愈加乐观坚强。邮储银行雅安市分行为他提供了50只鸡苗,他的任务就是照看好它们。收到邮储银行雅安市分行的50只鸡苗后,柳锡明主动向乡政府申请了由各扶贫单位的扶贫资金购买的2头仔猪进行饲养。能为自家脱贫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年过花甲的柳锡明逐渐开朗起来。

几年前,柳锡明种了100株黄果柑,但是由于当地气候条件和自身栽种经验不足,黄果柑的味道、品相和收成一直不好,卖不起价。“当时全家就靠着卖黄果柑和儿子外出务工的微薄收入吃饭,太难了。”柳锡明说,他再也不想过贫穷的生活,只要能让这个家的日子红火起来,再苦再累也无妨。

如今,柳锡明的愿望成真了。

家里的100株黄果柑果品不佳的问题,也在邮储银行雅安市分行的协调下,在石棉县农业局的技术指导下给解决了。经过科学施肥、修枝、清园,初夏的几场雨后,柳锡明家的100株黄果柑树迎来了一场新生。“来年肯定丰收。”柳锡明笑着说。

田湾村不止四户贫困户,也不止这四家人迈上了脱贫致富路。同样的脱贫故事,在田湾村接连上演。邮储银行雅安市分行还将全体员工捐出的5765元,用来买米油肉、学习用品送到全市部分贫困户手里。邮储人的爱心,温暖着贫困户。

多管齐下

助贫困村“摘穷帽”

为了让田湾村实现整体脱贫,整体迈入小康这一目标,邮储银行雅安市分行出资购买2000多只鸡苗,发展短期产业,将生态养鸡项目扩大到全村;购买18000株花椒苗,新建160亩花椒生产基地,将花椒种植作为田湾村的长期产业来抓。短期养殖保收,长期种植增收,田湾村人坚信,在邮储银行雅安市分行邮政金融力量的助力下,这顶扣在田湾村人头上的“贫困帽”很快就能摘掉。

能脱贫,不返贫,扶上马,还得送一程。邮储银行雅安市分行充分发挥邮政金融力量,积极开展金融帮扶与协作、输血与造血为一体的扶贫工作。截至12月20日,邮储银行雅安市分行所辖雨城区支行、汉源县支行已成功开办“扶贫小贷”,发放扶贫小额贷款4笔,金额16万元,辖内名山区支行、石棉县支行、芦山县支行正在积极落实业务开办条件,争取早日为有资金需要的贫困户提供贷款支持。

与此同时,邮储银行雅安市分行还致力于提高邮政金融服务质量,分别在石棉县安顺彝族乡新场村、汉源县青富乡青富村、雨城区草坝镇清溪村建立了3个扶贫金融服务站。通过在扶贫金融服务站配置驻点人员,开展业务受理、送金融知识下乡、金融知识疑难解答等工作,着力解决贫困地区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目前,位于名山区车岭镇水月村、芦山县龙门乡红星村的2个扶贫服务站正在装修中。装修完成后,扶贫金融服务站的服务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今年年底,田湾村将实现“户脱贫”,计划2017年退出贫困村。在柳锡明家的收入记账本上,今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3562元,比去年多了一千多元。明年要继续扩大生态鸡的养殖规模,再加上升级后的黄果柑进入丰产,柳锡明家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再多一两千元不是问题。“幸福生活,小康生活离我越来越近啦。”柳锡明对即将开始的2017年充满了希望。

雅安日报/北纬网记者 胡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