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投入迈步富裕路———雨城区上里镇加大投入,做强旅游产业

来源:
2009-06-19 10:06
浏览:
收藏 打印

  观念一转变

  财源滚滚来

  “前两天,雨城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率旅游、建设、国土部门负责人,专程到上里镇调研,拟扩大古镇旅游建设规模,年底之前推出新景点新景观,这是我们一直都在期盼的事。”日前,雨城区上里镇五甲村1组村民杨贵珍高兴地向笔者介绍,古镇经改造后,聚集了人气、商气和财气,大家依靠旅游业的发展,走上了致富的道路。现在,她家买了车,买了房,信用社里还有了存款。

  去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成都、重庆等地的游客预定到古镇观光、休闲的电话络绎不绝,餐饮住宿非常火爆。不少饭店在接待中明显感到,提升古镇的餐饮和住宿档次势在必行。“1个月前,我和家人商量,决定再投入20多万元,改造装修餐馆和客房。”杨贵珍说,“只有转变观念,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服务水平和档次,才能获得更好的效益。这个道理已经在我们农户的心里扎了根。”

  腰杆挺起来

  借力抓发展

  “经过5年的发展,上里镇核心区五甲村的5个组、251户农户中,已有70%的农户走上了发展旅游农家乐的产业之路。”上里镇党委书记刘永盛介绍,“信用社的旅游收入存款数据表明,古镇旅游让多数农户逐步富了起来。”

  距古镇核心区不足1公里的治安村、四家村,情况并不乐观。这两个村的村民只能逢周末、旅游黄金周时,向游客销售一些腊肉、竹笋、山药等土特产挣点“小钱”。

  今年以来,雨城区委、区政府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提出了抢抓灾后旅游基础设施恢复重建的机遇,按照规划建设古镇“荷塘月色”的大景观和牛栏沟景区,既给古镇增添新魅力,又将促进治安、四家两个村发展旅游农家乐。

  “上里古镇旅游核心区的游客每年都超过了30万人次,倘若扩大古镇旅游建设规模,这个数字可上升至50万人次。”治安村党支部书记杨继芳说,“村民们都在盘算如何抓发展。截至目前,治安村的20多户农户挺起了腰杆,认真学习借鉴五甲村敢于投入的经验,已筹资100多万元,准备新建旅游农家乐。”

  信用社助力

  谱写“双赢”新篇

  “雨城区信用联社通过多次调研考察,制定了加快灾后旅游基础设施恢复重建、积极扶持农户发展旅游农家乐的措施办法,部分农户得到了贷款支持。”上里信用社主任杨增超说,“5年的实践证明,信用社为旅游业发展助力,实现‘双赢’的创新举措是切实可行的。”

  今年,雨城区信用联社通过为古镇农户办理房屋产权证的办法解决抵押贷款,对信用较好的农户适当放宽政策。据统计,今年1至5月,该镇3个村的30户农户,获得了政策性贷款80万元。

  “重新改造装修饭店还缺一部分资金,今年3月,经申请,信用社给我解决了10万元的贷款。”五甲村村民周建军介绍。

  据悉,雨城区为做大做强南北两条黄金旅游线路,抢抓灾后重建机遇,促进旅游景区上档升级,扩大上里古镇旅游建设规模。今年5月,投资5000多万元的周公山温泉至晏场的旅游公路,已正式动工建设;投入2400多万元的望鱼特色旅游小镇建设,一期工程可望今年底竣工。冯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