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与乡村的“科技碰撞”: 为小村庄搭建“大舞台”

来源:
2025-07-25 09:59
浏览:
收藏 打印

直播组带领大家走进茶文化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门店  魏洁 高恺 摄

□ 转载自《雅安日报》记者 彭艳霞

7月21日,名山区烈日炎炎。和天气一样火热的,是顶着烈日直播的一群人。镜头中,青年实干家、返乡大学生、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员带领观众探访名山区茶文化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门店;前往新店镇大同村,了解土鸡蛋的生产过程;前往万古镇安吉村,深入猕猴桃产业园,“溯源”果子的种植生长路径……

这是由共青团名山区委、名山区委组织部联合指导推动的“青耘中国·夏耘梦想——第一书记在基层”从田间到云端“新农人助农好物直播间”活动。

依托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小小的村庄有了面向全国展示的窗口和舞台。乡土风情、农副特产、美景美食不再是“酒好也怕巷子深”。

青年搭台

这场直播凝聚着一群年轻人的力量。

镜头中,李上云穿着白色短袖,晒得有些发黑的面容看上去很朴实。他是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果树学专业在读博士,于2024年9月到名山区万古镇担任兼职团委副书记(青年实干家)。

到了乡村,扎根一线,除了运用所学指导村民更加科学地种植猕猴桃,李上云还想努力为群众做些实事。他的想法与万古镇安吉村驻村第一书记张耒一拍即合。

“村民增收致富就是要靠做出产品挣钱,但在农村发展产业很难,现实处境是年轻人基本在外打工,留守老人并不适合从事繁重的体力劳作,网络运作也不在行。我们可以组织农户开展更为标准化的生产,能否为大家搭建一个平台,让更多优质产品卖得更远?”抱着这样的想法,张耒和李上云今年初启动搭建安吉村乡村振兴数字化服务平台。

李上云把自身的资源优势发挥到极致——邀请四川农业大学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周悦等几名同学组建技术团队打造平台。

要打造什么样的平台?村上提要求,团队来实现。

“我们要申请微信服务号、视频号,要打造微信小程序商城,商城里既可以售卖农副产品,还能展示各村景色风貌,推介民宿、旅游资源。”安吉村驻村工作队勾画出数字化服务平台的美好轮廓。

技术团队按照要求,写代码、做设计、沟通协商、修改完善。他们做这些纯公益、无报酬,仅是出于对乡村振兴的一腔热情。

张耒介绍,按照市场价,搭建这样的数字化服务平台至少需要十万元。“有了他们的帮助,为村集体节省了开销,村民们都非常感激。”

7月中旬,命名为“茗城乡聚”的微信服务号、视频号正式上线。7月21日,视频号开启首场直播。小程序商城还需要修改完善,计划8月初能上线使用。

直播引流

直播第一站设在世界茶都茶叶交易市场,茶文化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门店内。在这里,门店负责人和直播团队展示了宋代点茶技艺——热汤入盏、茶末如雪,伴随着娴熟的手法与专业讲解,一盏盏宋代点茶徐徐成形,赢得直播间观众一片好评。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把蒙顶山茶文化进行推广。”门店负责人在直播中提到,茶不仅是产品,更是文化、是生活方式。通过直播把非遗带入镜头,不仅增加产品识别度,也能帮助更多年轻消费者认识、理解、爱上蒙顶山茶。

镜头一转,一行人来到新店镇大同村。夏日蝉鸣阵阵,鸡舍中散养的土鸡悠闲刨土、吃着杂草和小虫子。另一边,村活动室内,几名村上的工作人员正在无偿帮助村民打包土鸡蛋、张贴统一设计的品牌标签。

“大家看到了吗,这些土鸡都生长在绿水青山间,环境很好。咱们村成立了合作社,统一组织村民标准化养殖,统一包装销售。目前产量有限,我们是配送到名山的超市里售卖。因为品质好,不愁卖。”大同村第一书记李全鑫在镜头前热情介绍道,“直播间的朋友如果要购买,可以在后台给我们留言、预定。”

直播中,李全鑫还提到一个细节。有一天一位顾客专程将鸡蛋的包装盒拿到超市还给工作人员,她说:“这土鸡蛋真的不错,这个包装盒你们回收可以再用,能节省村上的包装成本。”

用心做的产品,消费者一定感觉得到。李全鑫说,他们的初衷就是保证品质、积累回头客,用诚信和品质赢得市场和顾客信任。

直播镜头来到夏日的万古镇安吉村,猕猴桃漫山遍野。作为安吉村第一书记,张耒对村上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如数家珍。“我们看到的这个是红阳品种,就是红心猕猴桃,每年8月中下旬成熟,想要的观众可以留言预定,后期我们的小程序商城上线后,就可以直接在上面下单购买。”对着镜头,张耒自豪地介绍着。

科技赋能

乡村要振兴,离不开科技的助力,青年刚好为乡村带来了科技和创新的思维。

张耒介绍,安吉村原来很多村民栽种的猕猴桃产量并不高,有的亩产只有150公斤左右。2021年开始,李上云的导师通过国家乡村振兴局指导并推动的“百校联百县兴千村”行动来到名山区万古镇的乡村,推广猕猴桃科学栽种技术。安吉村同步开展猕猴桃产业“提质增效”行动。村上带领种植户外出考察、学习,聘请专家到村授课。李上云承担万古镇兼职团委副书记(青年实干家)后,运用专业知识继续对村上的猕猴桃产业发展出谋划策。科技助力成效明显。目前,安吉村的猕猴桃亩产量至少增长350公斤,村民们都成为“土专家”。

乡村振兴任重道远,第一书记们也深知这点。于是我们看到,直播镜头中三十多度的高温下,一群人顶着烈日硬是直播了近五个小时。他们可能会被晒黑一点,甚至被晒脱一层皮,但没有人喊累、没有人退缩。

“各级团委的引才政策将高学历青年人才吸引到乡村,这是乡村发展的好机会。”张耒说,以李上云博士为代表的一批青年人才确实为安吉村带去了实实在在的技术和创新的思维,打造的安吉村乡村振兴数字化服务平台也将对名山区的所有乡村开放使用,“只要村上愿意,都可以在‘茗城乡聚’微信服务号、视频号进行展示宣传,未来还可以把产品上线到微信小程序商城售卖。”

共青团雅安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群年轻人,无偿打造平台、无偿提供给所有乡村使用,正体现了他们响应国家号召、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深度融合的价值观和成才观。

随着第一期直播结束,张耒和李上云团队又在思考下一期直播的内容。“我们对第一次直播进行了复盘——收音效果不太好、有些机位不是很恰当、内容不够新颖,下期会改进。我们想利用好网络渠道,抓住这个机会,让乡村拥有更好、更大的展示舞台。”

夕阳西下,他们流过的汗水终会转化为看得见的改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