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做好服务 业主实现意愿 业委会引领发展——探访雨城区上里镇庙圷村新村“重建经”
业委会成员监督建房质量
一个多月开了35次业委会会议、3次业主大会、4次协调会;为维护84位业主的利益,70多岁的业主委员会主任杨洪全给大家红过脸、拍过桌子;业委会成立10天,施工队进场开工,每次业委会确定的事宜,95%以上的业主都赞成;征地、祖坟搬迁等难题,业委会轻松解决。
业委会如何解决困难?业主、业委会、村两委在灾后重建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10月30日,记者前往雨城区上里镇庙圷村探访。
业主
突出主体作用
实现重建意愿
“我不同意,候选人员应该由我们自己来定。”9月6日,庙圷村灾后新村重建业主委员会选举大会上,候选人名单刚刚宣布,2组业主杨洪义就提出了反对意见。
建房用什么标号的水泥,多粗的钢筋,对杨洪义来说是一窍不通,但在他心中就是要找一个精通建筑专业的业主帮助大家建房。
质量问题不仅是杨洪义担心的问题,也是庙圷村新村重建84位业主共同的问题。“我们担心质量问题,选一些不懂行的人进入业主委员会,建的房子质量不合格怎么办?我们已经经历了‘5·12’和‘4·20’两次地震,大家都希望建质量过硬的房子,并且还要监督好资金的去向,真正把钱花到刀刃上。”杨洪义说。
“满意,很满意,非常满意。”10月30日,谈起业委会的工作情况,业主杨世富连续说了三个“满意”。“业主委员会真正是为大家服务的团队,什么事都为业主的利益考虑,他们不仅懂业务,还懂招投标、会谈判、头脑灵活,这一个多月所做的事,我们都放心。”谈起业委会,业主杨家文堆满了笑容。
杨洪全告诉记者,作为重建的主体,实现了自己的意愿,从业委会选举、选址、招标到开工建设,业主都充分发挥着主体作用。
业委会
集中业主智慧
引领新村建设
“14座坟,几天时间就迁完了。”谈起新村建设需要迁坟的事,包村干部徐龚维就非常欣慰。杨洪全说:“没什么好的经验,就是搞好宣传,让大家明白灾后重建是大家的事情,不是政府的事。”
对祖坟搬迁,许多农户不愿意;在新村重建点上,一家最多有5座祖坟,并且不是重建业主。为了做通群众工作,业委会成员多的十多趟,少的五六趟到农户家中做思想工作。
杨洪全说,在庙圷村,99%的农户都姓杨,杨家祖坟地没有埋过外姓人,但为了新村重建,在迁坟过程中,杨家人废除祖先的传统,准许外姓人迁入杨家祖坟地。
为了集中体现业主的智慧,从9月6日开始,为新村建设的事,杨洪全组织召开了35次业委会,3次业主大会,广泛采纳业主意愿,“新村建设好后,业委会还将担负新村管理,带领大家发展产业的重任。”
村两委
做好监督工作
参与而不干预
业委会主要体现业主的意愿,是否就可以随心所欲开展工作?谁来监督呢?
庙圷村党支部书记杨荣军告诉记者,业委会每次召开会议,村两委都要安排人员参加记录,参与到业委会活动的全部过程。“我们参加会议但不提出任何意见,参与他们的工作做好监督,但不干预业委会的决策,让业主的意愿得到实现。”
为了加强对业委会的监督,上里镇还在重建业主中成立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既保障业委会大胆开展工作,又确保监督到位。
上里镇党委书记黄斌告诉记者,在科学重建中,上里镇强化基层组织的指导服务功能,强化业主委员会依法行使民主权力,党建工作围绕“科学重建”这个核心工作开展。
“监督非常到位,真正体现了业主的意愿,让业委会依法行使权力。”谈起庙圷村业委会的工作机制,四川鑫诺建设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杜平给予很高评价。
政府
搞好重建服务
到位而不越位
9月13日,是庙圷村“4·20”芦山强烈地震农房灾后重建项目敲定承建企业的关键时刻。
从14点到16时30分,在庙圷村活动室外,黄斌一直在徘徊着。对承建企业的选定,黄斌不想到场影响到业委会的决策——前期的服务工作已经到位,政府将决策权交给了业委会。
在承建企业的选定中,按照“政府监督指导、重建户民主参与、业主委员会集中决策”的原则进行,9位业主委员会成员全权代表全体重建农户唱主角。敲定承建企业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民主、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最终落盘的企业也由业主委员会投票表决敲定。业主委员会与投标企业经过三轮谈判报价,四次业主委员会激烈讨论,最终四川鑫诺建设有限公司以单价948元/平方米中标。
黄斌告诉记者,在灾后重建过程中,政府“指导命令式”的工作方式已经转变成“引导服务”,重建的主体是广大的业主,政府部门只需做到政策到位、服务到位、监督到位,增强群众的主体意识,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到位而不越位,认真做好服务工作,不能大包大揽,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为灾后重建服好务。”
记者 周代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