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雅安市第四人民医院老年医学中心的健康密码 银发如歌 医养有方

来源:
2025-03-24 09:45
浏览:
收藏 打印

市第四人民医院老年医学中心专家团队部分成员合影

□本报记者  周代庆

近年来,社会老龄化步伐日益加快,如何让老年人在晚年时光里获得幸福、实现健康长寿,已成为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

雅安市第四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第四人民医院)老年医学中心为这一时代命题交上了一份优秀答卷——该中心90岁以上老人159人,100岁以上老人3人,这里的老人不仅实现了生命的长久延续,更拥有高质量、有温暖、充满欢乐的晚年生活。

近日,记者走进市第四人民医院老年医学中心,踏入这个被爱与温暖包围的特殊天地,深度探寻老人们背后那个独特而珍贵的健康密码。

“小丑医生”为老人带来欢声笑语

百岁庆典

镌刻生命的温情华章

“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3月14日,在市第四人民医院老年医学三科明亮温馨的活动大厅里,一场意义非凡的百岁生日会举行。活动现场,104岁高龄的管奶奶端坐中央,满脸笑容的她头戴寿星帽,现场氛围喜庆热闹。

市第四人民医院老年医学三科护士长袁永丽和护士们围在管奶奶身旁,大家眼中满是敬重与关爱,其他老人也纷纷聚拢过来,脸上洋溢着喜悦,仿佛这是他们共同的节日。

现场,管奶奶颤颤巍巍地伸出手,亲手切开蛋糕。“在这儿过生日比家里还热闹!”管奶奶说。

这样温馨感人的场景,在市第四人民医院老年医学中心并非个例,而是成了一种常态。“只要有老人过百岁生日,都毫无例外地成为市第四人民医院老年医学中心的节日。”市第四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郑建华说。

“家属们即便无法亲临现场,也会通过精心录制的视频,送上饱含深情的祝福,每一句问候、每一个笑容,都传递着浓浓亲情,让老人们深切感受到即便相隔千里,爱也从未有过片刻缺席。”市第四人民医院老年医学三科主任李国波说,这些充满仪式感的生日会,其意义早已超越了简单的庆祝范畴。

老人通过仪器训练手部功能

精神桃源

以文化润泽老人心灵

每日,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市第四人民医院老年医学中心活动大厅,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卷便徐徐展开。

大厅内,一位103岁的退休奶奶正端坐在桌前,全神贯注地临摹《兰亭序》。她的眼神专注而坚定,手中的毛笔在宣纸上游走,一笔一画都写满了岁月沉淀下来的优雅与从容。不远处,又传来了激昂豪迈的《南泥湾》歌声,一群老人围坐在一起,齐声高歌,歌声中饱含着大家对往昔岁月的深情追忆。

这一派生机勃勃、温馨和谐的景象,离不开市第四人民医院老年医学中心与院校青年志愿者们长期以来携手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志愿者还会定期来到市第四人民医院老年医学中心,为老人们带来一场场活力四射、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

在市第四人民医院老年医学中心,记者从一本相册中看到,“90后对话90后”的活动照片格外引人注目。照片里,年轻的90后志愿者与90多岁的老人围坐在一起,或热烈地讨论着彼此的生活经历,或一起分享着有趣的故事,青春的活力与岁月的沉淀在这一刻完美交融。

“这些照片不仅定格了一个个温馨感人的瞬间,更展现出老人们积极乐观、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市第四人民医院院长李浩说,这种跨越年龄的交流与互动,为老人们的晚年生活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为老人治疗疾病

专业医疗

筑牢健康的坚固基石

在市第四人民医院老年医学中心温馨和谐、欢声笑语背后,一套科学完善、高效专业的医疗体系犹如一座坚实堡垒,为老人们的健康长寿奠定了不可或缺的基石。

“我们有136名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医护人员以及130余名经验丰富、耐心细致的专业生活照料员。”李浩介绍,市第四人民医院老年医学中心拥有一支涵盖糖尿病、静脉治疗、中医护理、重症监护及急诊等多个领域的专科医护团队。

近年来,市第四人民医院老年医学中心医护团队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先进的治疗理念,在老年慢病治疗管理、康复训练以及心理治疗等诸多方面展现出卓越的专业能力。

同时,在病房里还时常会出现一些特殊的场景。103岁的李爷爷因不愿输液治疗而发起了脾气,他皱着眉头,眼神中透露出抗拒与不安。就在这时,一支特殊的队伍——“小丑医生”团队登场了。

“小丑医生”身着色彩鲜艳、夸张有趣的服装,头上戴着大大的帽子,鼻子上顶着滑稽的红鼻子,一走进病房,仿佛就带来了一阵欢乐的旋风。魔术、歌曲、舞蹈……“小丑医生”借助丰富的肢体语言和充满趣味的感官刺激,成功吸引了李爷爷的注意力,缓解了他内心的紧张与恐惧。

“‘小丑医生’帮助老人们克服了治疗过程中的心理障碍,让他们能够更加从容、顺利地接受治疗。”李浩说,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体现了医疗服务的人性化与多元化,更让老人们在感受到关怀与温暖的同时,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

老人在市第四人民医院老年医学中心内练习书法

悉心照料

守护日常生活的温暖港湾

即将满109岁的周奶奶是市第四人民医院老年医学中心里的传奇人物。“周奶奶无法自由行走,但她的身体依然保持着相对健康的状态,偶尔还能与身边的人进行简单而温馨的交流。”市第四人民医院老年医学四科护士长季杰说,在周奶奶身上,他们看到了生命的坚韧与美好,也见证了全体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与无私奉献。

清晨,护工阿姨们会帮助周奶奶翻身、拍打背部、清洁身体、梳理头发,让她以清爽整洁的状态迎接新的一天;夜晚,她们会细心地为周奶奶掖好被角,确保她能在温暖舒适的环境中安然入睡;喂食时,护士们会耐心地将食物切成小块,一勺勺地送到周奶奶嘴边,还会不时询问她的感受,确保她吃得舒适、安心……

“我们定期为周奶奶进行全面身体检查,仔细观察她的各项生理指标,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变化。”每次查房,市第四人民医院老年医学四科主任孙梽荃都会带领医生团队耐心地询问她的身体情况,认真倾听她的每一句话。

坐起、站立……日常活动中,医院护工阿姨们还会陪伴周奶奶进行一些简单的康复锻炼,帮助她保持身体机能。

“周奶奶109岁的生日即将来临,大家都满怀期待,衷心祝愿她健康长寿,生活幸福。”孙梽荃说,他们要继续用爱心和专业,为周奶奶创造一个更加温馨、美好的生活环境,让她在市第四人民医院老年医学中心的每一天都充满阳光和温暖。

伤口管理

全力攻克健康难题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剧,长期卧床、失能老人的数量也在不断攀升,压力性损伤这个隐匿的“健康杀手”逐渐浮出水面,成为威胁老年人身体健康的重大隐患。

压力性损伤,也就是老百姓俗称的“压疮”,不仅会给老人带来身体上的剧烈疼痛,降低他们的生活质量,还有可能引发感染、败血症等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对老人的生命安全构成巨大威胁。

“糖尿病足和大面积皮肤溃疡等问题如同阴霾一般,困扰着许多老年患者,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和痛苦。”市第四人民医院老年医学一科主任芦万杰说。

芦万杰介绍,该科室在应对这些棘手问题时,面临着巨大挑战。“我们每年至少收治10名压力性损伤的患者,而在这些患者中,一名患者身上存在多处压力性损伤的情况较多。”芦万杰说,这些患者的病情复杂多样,治疗难度极大,需要医护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该科室精心组建了由护士长杨潇、伤口造口专科护士、责任护士为主的核心护理团队。患者入院后,伤口造口专科护士王丽在第一时间进行会诊,仔细查看患者的伤口情况,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和日常护理情况,指导责任护士完善相关评估及检查。

“我们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出详细而个性化的换药方案。”杨潇说,在这个方案中,不仅包括了换药频率、使用药物和敷料,还考虑到了患者的营养状况、心理状态等因素,力求为患者提供全面、有效的治疗。每周,王丽都会认真对比伤口的大小、深度、颜色等指标,分析伤口的愈合情况。如果发现伤口发生变化或恢复不理想,她会及时组织团队进行讨论,重新评估患者的病情,并动态调整换药方案。

杨潇在整个伤口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监督和协调作用。她在查房时,会重点关注换药执行情况及伤口恢复情况,检查责任护士的换药操作是否规范,查看伤口敷料的更换是否及时,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不出差错。此外,该科室还积极引入新型敷料和先进的治疗技术,不断提升科室的治疗水平。

在该科室全体医护人员共同努力下,不仅成功治愈了许多患者,让他们摆脱了伤口的困扰,还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信心和尊严。

90岁的高婆婆在2019年入院时,全身有16处大小不等的压力性损伤。此外,高婆婆多处创面达到30平方厘米,甚至存在骨骼暴露的情况。这是该科室迄今为止收治的压力性损伤最多的患者,而且高婆婆极度消瘦,身体状况非常差。每次为她换药,都需要两名医护人员密切配合,耗费两个多小时。在换药过程中,高婆婆常因疼痛而忍不住呻吟,这也让医护人员们心疼不已。然而,护理团队并没有丝毫退缩,而是凭借坚定的信念和精湛的技术,精心护理她的每一处伤口。经过长达数月的不懈努力,高婆婆全身的压力性损伤终于痊愈。高婆婆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生活质量也得到极大提升,家属们也对医护人员的辛勤付出分外感激。

2020年入院的冉某某,深受双足糖尿病足坏疽的折磨,他的双足前掌溃烂,部分足趾缺失,不仅不能行走,而且双足还散发着浓烈的恶臭。每次换药时,刺鼻的气味虽让人难以忍受,但医护人员们依然耐心地为其清理伤口,仔细涂抹药物,小心翼翼进行包扎。

“每次换药都要花费一个多小时,而且需要持续进行。”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冉某某也曾一度失去信心,情绪低落。医护人员们察觉到他的心理变化后,不断鼓励他,给他讲述成功治愈的案例,让他重新燃起希望。经过三个多月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冉晓松足部的伤口终于痊愈,能够行走,生活也逐渐回到正轨。

人文关怀

让每一个生命得到尊重

“这里就是我的家,医护人员就是我的家人。”98岁的彭婆婆曾是车间工人,老伴早逝后独自抚养两个女儿。为减轻女儿负担,2007年她选择入住市第四人民老年医学中心,这一住就是十余年。

“在我们医院,彭婆婆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这一住就将近18年。”市第四人民医院老年医学二科护士长巫高美说。

94岁的杨婆婆和老伴2017年入住市第四人民医院老年医学中心,其老伴离世时选择遗体捐赠,受此触动,杨婆婆也签署了遗体捐赠协议。后来,杨婆婆多次病情危重,却坚信这里医护团队的医疗技术,拒绝转院治疗。“杨婆婆病情稳定后,在我们鼓励下她坚持锻炼,热爱唱歌的她还常以歌声表达对党和祖国的热爱,我们也为她提供了展示才艺的舞台,让她的晚年生活丰富多彩。”市第四人民医院老年医学二科主任胡晓亮说。

91岁的陈爷爷是有着70年党龄的老党员,曾在某单位担任负责人。退休后,陈爷爷身体多病,2017年来到市第四人民医院老年医学中心。起初,他不太适应,但很快就被市第四人民医院老年医学中心医护人员的专业和耐心打动。该医院医护团队为他制定详细治疗方案,关注他的身心健康。得知他酷爱书法后,该医院又积极为他提供展示空间,邀请他参加书法活动。深受感动的他,也积极挥毫泼墨,用书法表达对医护团队的敬意与感激。

近年来,市第四人民医院老年医学中心将精湛医疗技术与人性化照护完美融合,从医疗救治到日常照护,从人文关怀到精神文化滋养,全方位守护老人的健康与幸福。

市第四人民医院老年医学中心墙上的标语:“我们不仅延长生命的长度,更守护生活的温度。”在这片充满爱的银发乐土上,每一位老人都绽放着属于自己的光彩,书写着属于他们的幸福篇章。对此,市第四人民医院老年医学中心也在不断探索前行,为社会养老事业贡献宝贵经验,引领更多老人走向健康,拥有幸福的晚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雅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电子政务科  

政府网站标识码5118000022    川公网安备51180202511865    蜀ICP备1302130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