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源县:6500亩核桃林迎丰收 林下套种激活“绿色银行”
繁茂枝叶间,果农持竿敲落树上核桃
初秋时节,汉源县河南乡迎来丰收季——6500亩核桃林果实累累,从林间到收购点,处处洋溢着忙碌喜悦的景象。
林下藏“金”:
套种中药材,一亩地赚两份钱
清晨薄雾尚未散去,阳光已洒满河南乡平等村的核桃林。果农郑山松手持竹竿轻扬,青皮核桃纷纷落下,亲友们蹲身捡拾,竹筐很快堆满果实。
“今年收成好,品质也更胜往年!”郑山松满脸喜悦。
郑山松家10多亩核桃树长势良好,得益于乡里的精准帮扶:引进优良品种实施高枝换头,邀请农业专家现场指导修剪与病虫害防治,修通机耕道直达果园,完善灌溉系统实现旱涝保收。
“核桃带皮就能卖,商家上门收购,省心又省力。”郑山松估计,“今年预计能收3万斤左右,核桃已经被商家预订得差不多了。”
忙完采收,郑山松又转身管护起林下的中药材。树荫间,黄精叶片青翠、长势喜人。
近年来,河南乡立足“土地效益最大化”,引导村民在林下套种黄精、当归等中药材,使闲置林地变成“增收宝地”。
从单一核桃种植,到“林果+药材”立体模式,河南乡以科学规划激活土地潜力,帮助果农实现“一亩地、两份收入”,迈上越来越宽广的致富路。
核桃成“金钥匙”:
产业多元化,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河南乡核桃收购点一派繁忙。果农们运来清晨刚摘的核桃,依次验货、过磅;工人们按品质分拣、打包,空气中清香四溢。
“已经卖了三批,预计总收入7000元。”盐井村果农张华龙手持过磅单,笑容满面。
来自眉山的一位收购商一边指挥打包,一边评价:“这里的核桃口感好,已收购10多万斤,销往眉山、成都后回头客不断,明年还来!”
如今,小小核桃不仅是“丰收果”,更成为河南乡乡村振兴的“金钥匙”——河南乡以6500亩核桃林为基底,通过品种改良提升品质,以基础设施建设畅通产销链条,以林下套种拓宽增收渠道,逐步构筑“一核引领、多元发展”的产业新格局。
从累累硕果到林下药材,从田间地头到热闹收购点,一幅“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河南乡徐徐展开。
河南乡的核桃丰收,不止是季节馈赠的硕果,更是乡村产业谋变得生动注脚。从专家指导改良品种、修通机耕道解运输难题,到创新“核桃+中药材”林下套种,“一亩地赚两份钱”的实践,让闲置林地成了“绿色银行”,既护生态又促增收。
小小核桃化身乡村振兴“金钥匙”,印证了精准施策的力量——以特色产业为根基,补基建短板、拓增收渠道,就能让土地迸发多元价值。这样的发展模式,不仅绘就了河南乡“产业兴、百姓富”的图景,更为县域乡村依托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借鉴的鲜活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