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城市精神对震后雅安科学发展的意义
摘编:雅安人民勤劳勇敢、平和朴实,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梦想成真的期待,润育了雅安人民乐观豁达、拼搏进
党的
雅安市从2012年7月开始城市精神民众推荐评选活动,活动激发了广大市内外民众的参与热情。经过民众推荐、专家研讨、领导鉴评、网络投票等长达半年的活动互动,凝练出了一批具有雅安城市特点的雅安城市精神推荐表述语。最后,“清风雅雨,幸福安康”被确定为“雅安城市精神”。“清风雅雨,幸福安康”包含了雅安这座城市所具备的厚重沉稳、生态和谐、包容开放、开拓进取等元素,并且易读、易记、易用。雅安城市精神的总结凝练升华,对雅安城市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3年4月20日,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强烈地震。雅安地震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损失。灾情发生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全社会积极救助。震后的雅安人在城市精神的鼓舞下,凝聚人心、汇聚智慧,统一认识、抗灾自救,初步彰显了雅安城市精神对震后雅安科学发展不可低估的作用。
雅安城市精神的形成和凝练
悠久的历史文化涵养了雅安城市精神。雅安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人类活动可追溯到距今一万多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从战国到清朝,“雅”始终伴随着这个城市——雅州、雅都、雅属……1950年2月1日,雅安解放,4月建西康省人
良好的生态环境滋养了雅安城市精神。雅安市具有世界罕见的生物生态景观资源,处于青藏高原的东坡,邻接成都平原,境内高原风光、原始森林、地热温泉、江河峡谷应有尽有,谓之“天府之肺”,是青藏高原东坡最“滋润”的城市。独特的地理地形条件,造就了雅安在降水、云、气温、空气湿度、近地面风速等方面的特色,使其成为不可多得的夏季疗养胜地。良好的生态环境、舒适的人居环境滋养了雅安人民灵秀通达、温文尔雅的独特气质和性格,是城市精神的完美诠释。
漫长的奋斗征程锻造了雅安城市精神。雅安地处川藏、川滇交界处,山区广布,与甘孜、阿坝、凉山三个民族自治州接壤,素有“民族走廊”之称。雅安交通相对不便,信息比较闭塞,人们的观念比较陈旧,在历史上,经济社会发展落后于成都平原和川中丘陵地区。为了改变落后局面,千百年来,雅安人民不屈不挠,勇往直前。茶马古道上有背夫洒下的辛勤汗水,“南丝绸之路”上有马匹留下的深深脚印。夹金山麓、青衣江畔,雅安各族儿女筚路蓝缕奋斗不已,用聪颖智慧和勤劳双手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业绩,铸就了勤劳朴实、团结友善的气质和性格,是城市精神的鲜活演绎。
雅安城市精神
对震后雅安科学发展的意义
铸就共同愿景,实现魅力雅安梦。伟大的民族当有伟大的梦想,伟大的梦想引领伟大的事业。追求理想,追求幸福是每一个人的梦想,生于斯长于斯的雅安人民也希望自己的家乡天蓝水绿、美丽富饶,人民安居乐业、幸福安康。习
凝聚社会共识,实现团结和谐。发展是一座城市永恒的魅力,也是培育城市精神的沃土。城市精神是全体市民共同的精神家园,需要获得认同、形成共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城市精神的进一步提炼和升华,必须立足于雅安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实践,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期待。社会实践是城市精神生成发展的基础,群众认同是城市精神落地生根的关键,鲜明的实践性和广泛的认同性是城市精神的突出特色。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背景下,在地震给雅安带来巨大损失和严峻挑战的现实条件下,
体现自身特质,避免城市同质化。当代中国,不同城市的形象多呈现出同质性、趋同性的特点。震后雅安的城市建设应深入认识旧城的风格特点和文化价值,加强风格特色的保持和维护。在重建过程中,对城市格局、街巷肌理、建筑形制等方面的文化个性应在一脉相承的基础上给予新鲜体现。历史和地域环境是城市的根,除了体现为无形的非
树立良好形象,提升文化软实力。软实力是一种通过文化与意识形态的感召力而吸引他人的能力。雅安所凝练提升的城市精神,正是这种拥有自身本质胎记和文化识别的城市精神。在经历了地震灾难之后,雅安城市精神的进一步提炼和升华,需要每一个人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每个人都是一个形象、一面旗帜、一个标杆、一张名片,都要以良好的市民素质、高尚的价值追求、优雅的城市形象展示于世人。
今天,雅安人民在雅安城市精神的鼓舞下,化悲痛为力量,把来自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和四面八方的爱心转化为自强自立、重建家园的豪情壮志,把为追求“雅安梦”而凝练出来的雅安城市精神融合于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等工作中,坚持不弯腰、不低头、不服输,自强自立、团结奋斗,科学重建、跨越发展,实现伟大中国梦雅安篇章。
(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政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