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农商银行:以高质量金融供给 助力雅安现代化建设
近日,雅安农商银行收获两项重要荣誉:一是获评四川农商联合银行“市场竞争力先进单位”,二是被人民银行雅安市分行通报对全市货币金融服务业增长的贡献度最大。
截至2024年末,雅安农商银行存贷款规模提升至1138亿元,各项存款余额684.59亿元,净增54.99亿元、增幅8.73%;各项贷款余额452.92亿元,净增52.74亿元、增幅13.18%;累计投放各项贷款486.81亿元。
□本报记者 蒋阳阳
在服务市委、市政府主战略上奋力作为
聚焦“一区一地引领”,雅安农商银行向“川藏经济协作试验区”重点项目投放贷款1.85亿元,向重点文旅项目投放贷款3.2亿元,文旅产业贷款余额37.89亿元,全年净增7.61亿元。聚焦“两轴三圈联动”,大力支持先进材料业、装备制造业等重要产业发展,投放贷款合计41.35亿元。聚焦“县域重点突破”,大力支持林竹产业0.42亿元、茶叶产业11.31亿元、冷水鱼产业0.25亿元、花椒产业1.3亿元、金属产业4.21亿元、中药材产业0.75亿元、纺织产业4.36亿元、石材加工产业贷款2.59亿元。
聚焦“全域协同共兴”,2024年,该行发放贷款加权执行利率4.19%,低于全省农商银行平均水平。积极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支撑的支小惠商贷和助农振兴贷产品,使用人民银行再贷款余额25.36亿元,其中支农再贷款15.51亿元、支小再贷款9.85亿元。通过以上措施,为各类经营主体降低融资成本近4000万元。
在重点领域的信贷投放力度持续加大
该行科创企业贷款余额15.47亿元,增速217.02%;制造业企业贷款余额47.03亿元,增速14.83%;绿色贷款余额29.07亿元,增速47.28%;涉农贷款余额207.41亿元,增速15.65%;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41.80亿元,增速17.60%;个体工商户贷款余额64.26亿元,增速35.72%;民营经济贷款余额174.66亿元,增速1.71%;企业信用贷款余额29.30亿元,增速80.17%;住房消费贷款余额55.33亿元,增速20.31%。
与市农业农村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建立信息共享和工作会商机制,发放农户贷款86.82亿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14.37亿元、民营企业贷款31.7亿元。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持续推进返乡入乡创业联动支持合作,向273个创业主体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16亿元,经济和社会效益居全省前列。
该行与多家市属、县属国企建立股权纽带关系和业务合作关系,全年累计向国企发放贷款66.36亿元,国企贷款余额131.42亿元,国企贷款余额较年初净增28.55亿元。
积极落实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加强对接“白名单”项目,有效满足合理融资需求,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1.22亿元,发放住房按揭贷款3.46亿元,进一步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更紧密
该行与属地反诈中心紧密合作,对100余万个账户重新分类分级调整,现场堵截电信网络诈骗6起,挽回群众资金损失108万元。
与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出台《“雅州英才”金融综合服务实施方案》。该行为172家学校开通线上缴费,开通6个县(区)水电气费线上缴费渠道,为580个基层医疗机构及药店开通惠支付扫码业务,为9655家餐饮店提供扫码支付服务。
该行打造15个文旅特色支行;打造雨城区巷子里等三个无障碍扫码支付场景,助推智慧城市建设;建成135个标准型适老化服务网点、3个示范性适老化服务网点;提升“名山区茶园绿道”支付环境,建设15分钟网点支付场景和数字支付示范乡镇,推进乡村客运与自驾智慧出行融合。
2025年,雅安农商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金融监管部门的监管要求,紧扣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定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和专业性,奋力书写好深化改革发展“后半篇文章”,切实加大高质量金融供给力度,全力以赴支持雅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更大成就。